Category: 自言自语

這次的2.7版, 馬上就把它更新了! 真的讓人感到WordPress團隊的用心,全新的後台UI畫面讓人耳目一新。 得好好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有什麼新玩意~

導讀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怎麼辦?–導讀佛里曼新著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鈞 (一)市場機制的失靈 (二)又熱、又平、又擠 (三)「綠能革命」的推動者 (四)石油替代的可能性 (五)掀起另一波浪潮 推薦序 環保節能愛地球 台達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 鄭崇華 無知的心態,自大的政策,落後的發展 面對能源匱乏,危機就是轉機 改變大自然,不是成就,是浩劫

最近逛了些國外進修的網站,看到些有關紐約的blog,突然發現當年那個對New York充滿熱情, 不顧一切的傢伙不知道哪去了? 仔細看看,原來他被現實生活給關住了。 記得他離開公家機關就是為了展翅飛翔,為了更大的天空。沒想到這天空太大了,感覺讓人抓不著邊。最近廣告裡有一段話說,”大家只注意你飛的多高,沒人會注意你飛的多累”,不過我感覺得出他累了。 庸庸碌碌的生活與工作絆住了他,失去了重心,忘記了展翅的初衷,只留下模糊的感覺。是時候停下來想想了,這一切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就像漁夫與商人的故事,眼前的事情常常都被忽略了。 ———————— 一位商人看到漁夫在海邊釣魚,便走過去告訴漁夫說: 這樣釣魚太慢了,應該要用網子能多補些魚,把魚賣了以後就可以買艘小船,到外海捕更多的魚,再換大船,用大網捕更多更多的魚,就能再多買幾艘船,最後有支船隊幫忙捕魚,你就可以悠閒的釣魚了。 這時候漁夫很納悶的問商人: “那我現在不就在悠閒的釣魚了嗎?”

  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並不見得是最有能力的人。因為每一種角色,都有自己的槓桿、自己的工具、自己的技能,和自己的觀點。如果有人把能量、智慧,和適當的槓桿結合起來,他們就能發揮驚人的力量。這決定未來的10種人分別是:觀察人類行為的「人類學家」、不斷地把新構想製成原型的「實驗家」、探索其他產業和文化的「異花授粉者」、克服障礙的「跨欄運動員」、把各式各樣的團體匯集起來的「共同合作人」、激發才氣和創造力的「導演」、設計出消費體驗的「體驗建築師」、打造舞台,把實體環境轉化成影響成員行為和態度的「舞台設計師」、透過生動故事和大家溝通的「說故事的人」,以及不只是服務客戶還會照顧客戶的「看護人」。這是一本談人的書,更具體地說,本書所要討論的是在創業前線上,實際擔任執行工作的無名英雄,以及夜以繼日,不斷創新的個人和團隊 ──亦即人所能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為什麼將決定未來。   《經濟學人》宣稱:「創新是現代經濟最重要的單一因素。」本書作者係世界首屈一指的創意實業家,也是一個宣揚創意主張的傳道者。由他所勾畫出的「決定未來的10種人」所組成的夢幻團隊,不僅將改變各大產業的規畫藍圖,在這些人將創意做最最極致的發揮的同時,也將激勵讀者,讓自己身處決定未來的10種人的行列。 博客來網路書店 – 決定未來的10種人:10種創新,10個未來

哈佛提供的教育──哈佛模式 世界級教育名牌哈佛大學,每年招收約一千六百名新生。高中第一名畢業生、SAT拿高分的學生、學生會會長、運動代表隊主將等,全國各地的人才經過一番拚搏之後進入哈佛,然後在哈佛繼續另一場苦讀的激烈競爭。 經過十年的職場生活之後,我因為想再回學校讀書,而於一九九九年進入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由於是利用公司補助的研習機會前往,所以不管成績是最後一名還是第一名,都沒關係。當時只想快樂地讀書,把休息十年的空白腦袋好好填滿。 不過,這種想法在學期一開始就已經完全幻滅。哈佛校園充滿一股「如果不想讀書,就乾脆別來學校」的氣氛,考試和作業多如牛毛,我也因此成為一個為考試及 分數所苦的焦慮學生。背著大書包,汗流浹背地在校園裡奔波,讓人不禁感嘆:「我要是十年前有這麼用功,現在的成就一定不得了!」

It has been my observation that most people get ahead during the time that others waste. Henry Ford ————— I always keep it in mind, Don’t be those who waste their time.

現在才介紹這本書實在有點晚,不過也是現在才感受到。 現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匆忙了,忙忙碌碌於工作,讓自己的腳步快的停不下來,弄的最後精疲力倦。 每個人都應該能選擇自己的生活。該快就快,能慢則慢。不同的生活步調才能平衡與協調,就算是橡皮筋也會有疲乏的一天。 就從今天開始,開始”慢活”運動。適時的放慢腳步,留一點空間和時間給自己吧!! 作者簡介 卡爾‧歐諾黑 (Carl Honor懌)   知名記者,目前居住於倫敦。他曾為《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觀察家》(Observer)、《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與《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等各大報撰稿。「慢活」的理念風靡歐洲與日本,《慢活》一書被翻成十二種語言,全球熱賣,並在四個國家擠入暢銷書排行榜。歐諾黑在義大利為本書蒐集資料時,曾被開了一張超速罰單。他也因為本書的熱烈迴響而感慨「悠閒代言人的角色佔據了我全部的生活」。詳情請參閱官網:www.inpraiseofslow.com。

這陣子其實感覺有點倦怠,腦袋空空的瞎忙。 感覺少了什麼,雖然每天被工作追著跑,心裡總是覺得空空的。 想停下腳步,花點時間想想下一步該做些什麼,卻一直停不下來 有天突然發現一本被我放在車上,太陽晒到有點褪色的書,發掘你的太陽魔力。還記得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很興奮,很想看看傳說中的“太陽馬戲團“,結果每天的瞎忙,讓我幾乎忘了這件事,剛好有機會就花了點時間在一個參訪行程的遊覽車上一口氣把它看完了。 才看完前兩章,就感覺心跳加速,內心波濤洶湧。 就是它,這就是我需要的太陽魔力! 內容是敘述一個男人探索太陽馬戲團的旅程,其實是找回他內心的熱情與生命力。 故事主角在當了十幾年的運動員經紀人之後,熱情與活力消失了,也失去了當初這份工作的初衷,工作變成了無趣又煩人的一件事。一直到有天他不小心的闖進了太陽馬戲團的排演,開始了他人生一段新的旅程………… 書的內頁寫著: 生活永遠不能困住你,你可以隨心所欲創造美好的事物。 最有感覺的幾段話: 你如果知道自己究竟在追尋什麼,就不難找到它。 把人生當作一個充滿待完成的夢想與期望的劇場。 生命短暫,不能浪費在沒有熱情的事物上。

終於整理了一部份到 flickr 了, 出國前一天趕去買了 Canon 400D 數位單眼, 帶著kit鏡和一顆電池就前往吳哥!到了吳哥發現數位單眼還真是”普及”, 我想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還是把數位單眼當傻瓜一樣用吧, 只不過感覺是比Canon 850IS 好一點囉! Angkor Wat 吳哥窟照片: Siem Reap, Cambodia, Feb 2007 Angkor Wat. 22 Feb, 2007

昨天從吳哥回來,今天就上班了@@ 腦袋裡都還是滿滿的吳哥,連身體都還留著吳哥的酸痛! 很難從柬埔寨那種超現實的環境裡抽身! 窮苦的人民和坐在賓士車裡的歐美遊客 棕閭樹屋和富麗堂皇的五星級飯店 三餐不濟和堆的像小山一樣的自助餐 參觀每一座莊嚴但殘破不堪的古寺時一直想著. 當時輝煌的吳哥王朝是什麼樣的光景,當時的人民過多麼豐足的生活才能有餘力建造出這樣的神廟,如此精細講究的雕刻. 又是怎麼樣的國王, 如何能使印度教和佛教融合為一, 和平共處. 這樣強大的王國,又是怎麼會因一點外力和疾病,就這樣消失退散? 一團團的疑問,隨著一座座的古寺,神廟在我心裡徘徊… 回程的機上看了蔣勳的”吳哥之美“,覺得這傢伙真的是太深了. 是如何能夠這樣的形容吳哥,我想或許是需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吧! 晚上整理照片時, 發現好像女孩子的衣櫃一樣. 怎麼都好像少了那幾張! 時間晚了, 累了, 也回到現實了,該睡了, 或許夢裡還會在見到吳哥吧! 吳哥照片 Photos of Angkor by Ke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