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吳韻儀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 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節目開始了,恐龍布偶挺著大大的肚子,一跳一跳的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 與一群小孩唱兒歌、玩遊戲。還不及電視高的孩子,站在螢光幕前仰著頭,不時隨著玩 偶搖動身體,哼哼呀呀。 也許你心裡想著: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就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甚至學 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 減少五十。」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此外,還 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 真的嗎?近年針對腦波的研究,讓我們透視電視對腦部的影響。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 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 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 降。 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澳洲大學的艾 莫瑞夫婦在《空洞的目光》(The Vacuous Vision)一文中指出。 因為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美國 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還公佈政策,極力主張父母避 免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 面影響。 只要看電視就有礙發展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掇 Minds) 一 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甚至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 子花更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行為與發展部助理臨床教授強生(Susan Johnson),深有同感。 強生有個六歲大的兒子。雖然強生謹慎挑選電視節目,還是發現電視對兒子 造成不良影響。強生的兒子只要一看電視,就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一關掉電視就變得 焦躁。而且看電視後,他的動作變得衝動、不協調,遊戲內容也不再像過去用木棍與石 頭做東西,取而代之的是重複演出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再自己創造主題,缺乏自己的想 像。 到底,電視如何影響孩子?電視真的會把孩子變笨嗎? 知名兒童教育學者皮爾斯(Joseph Chilton Pearce)在《進化的終點》( Evolution掇 End)一書中指出,幼兒的潛力就像種子,需要培育與滋養,才能正 常的成長。對於快速發育的幼兒頭腦,電視非但不能提供養分,甚至反而剝奪幼兒腦部…
在某個網站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 「我的幸福,就是對你最大的懲罰」覺得很可怕,覺得很討厭…甚至有點生氣,是不是大家真的覺得兩個人倘若分開之後能用自己的幸福去報復對方,就是最大的勝利? 好像,我們以前總是會這麼勸別人,「你要振作起來啊,振作給他看,讓他知道你是不會被他擊倒的!」 這種說法,年紀小小的時候,肯定我也這麼說過… 但現在,卻怎麼也不能認同了… 這個想法,用在生意場合,用在學業競爭,用在人際關係都行! 但,用在感情,偏就不行! 因為兩個人的感情關係,可以經營合作卻不能講投資報酬率,更沒有勝負,一旦輸了,就是兩個人都輸了… 兩個人都得從這個關係中退場,何來勝負? 一次,聽見一段經營了十年的感情,因為男方愛上別人,終告分手,身為女方朋友的我,感慨的跟朋友說…「十年耶!這個女生好可憐!」 朋友說:「怎麼這麼說,這十年,兩個人都付出了,不是嗎?」 嗯,一語驚醒夢中人… 不論結局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都付出了,即使,結局是他愛上了別人… 結局,也是不能否定過去的! 而問題在於,我們總是喜歡以結局否定所有經過的曾經「你怎麼能這樣對我?難道你以前喜歡我都是假的?!」 不是假的;就因為是真的,所以現在,倘若他愛上別人,也是真的! 只要接受現下這個真相,就好了! 曾經有過一個廣告文案「打扮的美麗的時候,就想遇見分手的男友」,是很讓人會心一笑的文案,因為切中人心中最幽暗微妙的心態,這種心態,應該,大多數的人都有… 大多數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狼狽邋遢的時候,「巧遇」分手男友… 那種沮喪懊惱,說不定比治療分手的痛還更傷神,於是,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至少在分手男友面前還能讓他看到最美的一面,至少要讓他後悔,「誰叫他當初不選擇我!」 好吧,讓自己還能保有一點驕傲…那是讓自己快樂的,我想也許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懲罰對方,就不必了吧? 分開了,幸福了,還想著懲罰對方,那算什麼幸福啊? 幸福不就是自己在另一段關係中,自在成長並被愛包圍著的嗎? 被愛包圍著的人,不是應該更寬容的看待別人的嗎? 難道,自己幸福了,還要希望別人依然在地底深淵嗎? 你或許會說,「誰叫他當初對不起我!」 喔…所以,愛情是用來冤冤相報的嗎? 先別說,兩人之間愛淡了,愛沒有了,原因可能很多,也許,癥結是在花心或變心的那人身上;但有更多,應該是兩個人都有責任的吧? 難道,只因為他不愛你了,你就要用別人對你的愛來懲罰他? 不論你自己現在是不是在愛的包圍當中,是不是幸福? 你都還希望用這樣的愛,去懲罰已經不愛你,而你也不該再愛的人? 既然,已經有別人愛你,讓你幸福,為什麼還要對舊愛耿耿於懷,想要懲罰? 既然,他已經不愛你了,為什麼你還以為你的幸福能懲罰到他? 如果,你還想著,要去懲罰對方… 我真的很難相信,你有多大的幸福? 梗在你心裡,始終不能忘記的對他的恨,真真正正的懲罰了的是你自己… 你又哪裡來的幸福,去懲罰別人呢? 不論你是因為失去了前一段愛情而幸福,或痛苦只要你不認清分開了的事實,並接受真相,快樂的過自己的日子 還想著要藉由各種形式,去懲罰對方那麼最終懲罰到的,都只是自己而已啊! 「我的幸福,就是對你最大的懲罰」我真不希望這樣的觀念,竟被當成愛的箴言般的擺成網頁重點我多麼希望我們所處的世界… 是可以教我們,愛的時候,認真經營…不愛的時候,彼此祝福「即使我們不能一起幸福,你的幸福,也會是我的幸福」那樣的世界,是不是會好一點!
Save water. Shower with your girlfriend. 要節約用水,和女友一起洗澡. Love the neighbor. But don’t get caught. 愛你的鄰居,不過別讓她老公抓到. One should love animals. They are so tasty. 每個人都應該熱愛動物,牠們是如此美味.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So go to sleep. 「現在的夢想決定著你的將來.」所以還是睡覺吧. Behind every successful man, there is a woman. And behind every unsuccessful man, there are two.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每個不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兩個. Love is photogenic.…
「吃飯」,若僅僅是填飽肚子這麼簡單,則一個排骨便當或是一碗陽春麵都是人間美味。 然而,「吃飯」有時候就不僅僅是「吃飯」這兩個字如此單純,放在辦公室的人際關係裡,那是一項打探人緣好壞的指標; 放在朋友之間的交情,那是一種衡量義氣的天平; 放在家人之間的親情,那是一種戀家與否的掛念; 放在戀人之間的愛情,那就是一種濃情蜜意的黏度; 放在自己心頭的最深處,那可就是一種衡量寂寞與否的因素了。 對於初識的人,脫口而出總是這樣的邀約:「吃個飯吧!」 對於久違的朋友,即便在綠燈迅速閃過的行人穿越道匆匆相遇,也要一邊小跑步、一邊回頭叮嚀著:「找個日子一起吃飯吧!」 對於倚門等待的家人,也免不了用一句「回家吃飯嗎?」來試探你身上的叛逆因子。 對於心儀的對象,靦腆得琢磨著半天,也總要抓住最佳時間點佯裝不經意的閒話家常般:「一起吃個飯,好嗎?」 至於,面對不怎麼有交情卻礙於情面,總也是撂下一句不痛不癢的「好囉,改天吃個飯再說囉!」然後頭也不回的快步走開,恨不得海角天涯不要再見了。 所以囉,吃飯不只是腸胃與美食的相遇,有時候,那或許是人與人之間藉以互相取暖的理由。 還是窮學生的時代,關係融洽的,就幾個人互相share一起打來的十數種自助餐菜色, 或是切一整盤滿滿的豆干海帶鴨翅豬耳朵,來搭配各自的乾麵和魚丸湯。 孤僻寂寞一點的人,就獨自坐在長條桌的一隅吃著眼前保麗龍餐盤的三菜一白飯, 就算跟大夥兒一塊吃麵攤子,也堅持不沾一口滷菜,更別提攤錢這檔事了。 這樣的人際相處樣態即便遠離了校園,搬到了職場環境也照樣鮮明上演。 人氣旺的同事,就是有辦法將每天的午餐搞得日日笙歌繽紛熱鬧,星期一跟出納小姐吃鰻魚定食,星期二跟人事課長吃叉燒拉麵,星期三約副總秘書吃潛艇堡,星期四乾脆找部門同事來個麻辣鍋聚餐,星期五嘛,就留給突然造訪的重量級客戶來培養商場默契囉! 除了這種游擊式的午餐計畫,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事所組成的「午餐團」實力也不容小覷, 諸如此類的團體總在一大早就討論著當日的午餐目標,也不會忘記在午休起始的十分鐘前開始蠢蠢欲動,有先遣部隊先行滲透到目標餐廳佔位子,緊接著後援部隊利用手機打點好所有成員order的商業午餐菜單之後,為了避免搭電梯讓老闆逮個正著,還要一邊踩著高跟鞋從防火樓梯下樓、一邊跟餐廳的同事連線完成菜單的口頭傳輸,而最後一批離開辦公室的人,就可以逍遙的走出玻璃帷幕大樓,在一群拚了命搶食的上班族群中,從容的步入餐廳,一屁股坐下的瞬間,香噴噴的美食就在眼前,這時候,不得不為這種天衣無縫、合作無間的辦公室情誼高聲喝采了。 當然,午餐的目的不單是填飽肚子,更多時候,是匯聚上半天的八卦與怨氣一吐而盡,順便打點好下半天的勇氣繼續奮鬥,那麼,一起用餐的同事成了心靈療場的伙伴,原來吞嚥下肚的不僅僅是食物蘊含的養分,還有同仇敵愾的革命情懷咧! 當然,有些人執意不跟同事搏感情,有些人只是還來不及參與「午餐團」的陣容,而這當中,也不乏厭倦了這種團體的互動而選擇單獨用餐的人,他們或是跟大陽傘下的歐巴桑買一個100元有找還附送辣蘿蔔乾與養樂多的雞腿便當,要不然就打包餛飩湯麵外加兩塊油豆腐,否則速食店的二號餐也不賴,再不然,就找一家便利商店挑個飯糰配上關東煮也很棒。 總之,在突然靜默的辦公室空間裡吃一頓同樣安靜的午餐,打完嗝看完報紙就等著其他同事吆喝著進門,還不是又要重複午後的昏昏欲睡,然後等待著下班之後走進夜色。 有時候,淌進同事之間的豪爽宣洩,是一種午餐聚會的樂趣,而有時候安靜的吃完一人份的午餐,也是不錯的沈澱與休息呢! 那麼,朋友之間的吃食關係,算不算是一種交情呢? 老是聽聞有人用「每月聚餐」的藉口來知悉朋友之間的異動與安好,時程表是參考而非絕對,總有大家手頭都不方便的時機也只好順延,也總有突如其來非碰面不可的理由就臨時起意了,譬如:有人升官、有人宣布喜訊、有人突然分手、有人心情不好…… 這樣的聚會盡挑大家熟悉的店、偏好的料理、喜歡的地點、還有堅持的成員,縱使碰頭的理由各自不同,卻總是飽餐一頓之後,將好情緒、壞情緒都和著美酒佳餚進了肚子與心頭,揮手買單的同時,還不忘記揶揄著彼此越來越深的笑紋與越來越綿密的魚尾紋,好交情似乎就得仰賴這樣的吃吃喝喝才夠味道。 然而,卻有那麼微妙的時刻,或是微妙的人,讓這樣的聚會充斥著裹足不前的猶豫,或許主辦者的口吻讓人生厭;或許參與的成員之一是昔日戀人卻打算攜著今日愛侶共同列席;而或許,就僅僅是自己的問題,某些時候就是情願躲起來讓全世界的人都遍尋不著,那才是一種過癮。 那麼,有一種吃飯的場合,往往跟隨著年齡的增長就亦發稀奇與珍貴,尤其對遠離家鄉、或是忙碌於工作的人來說,陪父母吃一頓飯,就是一種奢侈。桌上是母親拿手的私房菜,入喉的還有父親珍藏的好酒,話題盡是熟悉到幾可背誦的叮嚀,而自己竟然縮小成昔日讓父母捧在懷裡疼愛的小孩。 偶而來一場家族之間的大聚餐,舅公怎麼花白了鬢角卻還是聲如宏鐘;表弟早就長成了185的帥哥卻還是想起他包尿部的模樣;姑媽盡是嘮叨著這年頭的年輕人不懂禮俗,連帶著一群晚婚的人也只好立正聽訓,或是低著頭吃完眼前一整盤蜜汁火腿夾土司也不敢吭聲,那些長輩之間頭頭是道的大道理,成了年輕人噤聲沈默的黃牌警告。 還有一種吃飯的名目,卻總讓人面對美食也無心下嚥。 升遷的機會沒有你,老闆會許你一餐言不及義的應酬飯;重要的客戶沒人打理,老闆會強迫你一同參與的應酬飯; 親戚提議的相親不好推辭,尷尬著一張臉出席的應酬飯;惹人討厭的上司終於離職,還得強裝惋惜出席的應酬飯。 沒錯,就是應酬飯,讓唾液混雜著咒罵吞進胃裡,食不知味也要麻木咀嚼,那是一種臉部肌肉與牙齒咬合的痛苦煎熬。 可是,當愛情走到了終點,情人還執意找一家有情調的法國餐廳為彼此的關係劃上句點,配上蠟燭、紅酒、羊排、鵝肝醬與小提琴,這時候,你除了強顏歡笑強裝鎮定之外,要不要試著大口咀嚼、胃口特好,給眼前這個無情的人一個美食勝過男人的當頭棒喝呢? 就說過嘛,「吃飯」不僅僅是「吃飯」這兩個字一般單純,在杯盤狼藉之後,有多少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搬弄在其中,有多少恩恩怨怨得以盡釋前嫌,而究竟有多少飲食男女注定要在攜手的一輩子裡,懂得心平氣和的坐下來一起吃飯呢? 好吧,找個時間吃飯囉
你會不會在街角的咖啡亭,尋尋覓覓 只為了搜尋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 你會不會對著天空中的某片雲,深深嘆口氣 期望你思念的人也在探頭看同一片雲….. 你會不會因為一個一閃而過的記憶,淚水湧上眼眶 伸手拭淚ㄉ同時,順便將記憶轉為甜蜜的苦澀…. 你會不會為了成就兩個人的幸福,牙齒一咬 狠心的拒絕眼前的小小依戀 你會不會在分開的多年以後,在別人的懷中 驚覺他對你還是很重要…….
感覺有好一陣子沒有空閒的時間來思考. 每天的生活裡就是工作,工作和工作,就算是下了班腦袋裡還是裝滿了工作。 不知道今天有沒有漏了什麼事情,有沒有哪件事沒聯絡,有沒有哪個報告還沒交,有沒有什麼會忘了去開,明天記得要做什麼事,後天記得要交什麼東西,下禮拜的會議連絡了沒……………….. 一大堆雜七雜八、瑣碎的事情充滿了生活。 難道是為了工作而活嗎? 大好的生命都浪費在工作上了,要到哪時候才能享受生命呢? 真羨慕一天結束就是結束的工作,沒有煩人的報告,開不完的會議,繳不完的東西,永遠趕不上的進度…… “活在當下” 有本書這麼告訴我們,但是我想真的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吧。 昨天晚上本來想好好看點 New York的書,準備好好來寫點東西,沒想到在床上翻了幾頁,怎麼睡著的都不知道,醒來的時候已經早上六點,電腦、電燈都沒關…………..
常常我們認為會跟一個人吵架一定是跟他感情不好,其實不然,最容易跟家人吵架,最常跟情人吵架,最會跟好朋友吵架。 想想,原來最常跟我們有爭執的人竟然都是跟我們最親密的人,而能夠跟我們發生爭執的人也對我們有一定的瞭解。 所以有人常說『吵架』也是一種溝通而願意跟你吵架的人,才是真正想瞭解你的人。 有時候我們與人發生爭執時會說『算了”』,或者『不說了』,這兩句話其實都是殺傷力很強的話,代表著你不想把你的想法跟他說, 不想讓對方瞭解你,也代表你們的感情會停留在原地。 有時兩個人爭執,忽然聽到了一句話『我是為你好』; 在感情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很自私,有人常會對你說『我是為你好』,這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我們會把自己的觀念加諸在別人身上。 為他人決定一些事,但是再想想,對對方來說,你的方法真的好嗎? 你為他決定了事情,但是要負責的人卻是他,這是很不公平的,唯有他自己才能決定什麼是對自己最好 若是錯誤的決定也才不會有埋怨,也才能對自己負責。 『通常願意留下來跟你爭吵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 之前聽到陶子在節目中說了一句話”每個人天生就是不一樣” 這句話讓我突然領悟了很多事 因為不一樣>~~~~自然而然每個人所看的所想的也不會相同 不要怪別人不夠懂你>~~~換個立場~~其實我們也不敢說自己有多了解他人 “無聲”是一種無形的、最遠的距離 “若能從吵架中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總比大家把話悶在心裡都不說出來的好 “但千萬要避免在衝動時說出傷害對方的言語 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很難收回了……… ……….與最知心的好友共享之…..
數位相機的另一思考: 數位資料20年後恐難以閱讀 你最近也許發現了童年時期的照片,雖然已經發黃,但是仍然可以辨認。你的子女們用數位相機為你所拍攝的照片,也許無法像你童年時期的照片那樣,可以保存這麼久。 你的照片檔案,也許仍能保存在電腦上,但是,用來搜尋辨認這些檔案的設備,也許早已不存在。 也許目前會是一個「數位資料的黑暗時期」,此一時期的集體記憶,有一部份也許會永遠喪失。 除了數位照片以外,諸如電子報稅檔案、電子郵件、電子音樂等,都難以長久保存。 目前各個機構正在努力設法延長數位資料的保存期限,以長期保存數位藝術、法院檔案、電子日誌等各種數位資料。紐約大學移動影像建檔暨保存計畫的主任拜瑟說:「一般人往往會誤解,以為數位資料可以永久保存。其實數位拷貝並非最理想的拷貝。」 英國廣播公司所搜集的「 1986 年的生活」照片以及文章、900週年英國問卷調查、以及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等這些數位資料,目前都已失傳,就是一些例證。 雖然學者仍可閱讀此一1086年所編撰而成的大部頭書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然而,該書的數位版本,需要特殊訂製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來取代因為年代過久而朽壞的原有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 這意味著,只需要短短的17年,數位資料就很快地消失了。 聯邦太空總署早期的太空紀錄,也面臨了類似的命運。 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米勒,無法閱讀1976 年維京號太空船登陸火星的電腦磁帶,因為沒人知道這些電腦磁帶格式化的模式,所以他得設法找出昔日所列印出來的資料,再雇用學生將這些資料重新打字。 米勒說:「所有相關的電腦程式設計師,不是已經去世,就是已經離開了太空總署。想要閱讀原有的電腦磁帶,希望渺茫。」 在其他方面,公司行號進行法律訴訟時,需要昔日數位資料,卻無法閱讀;大學教授也喪失了他們老舊的研究報告。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處的副主任史密斯說:「偶而會有教職員流著眼淚,帶著數箱完全無法閱讀的電腦磁帶,來到我們辦公室,因為他們一生的心血都已付諸流水。」 想要保存老舊的檔案,你不能只是將這些檔案轉移到 CD或是 DVD 上即可。你的電腦還得瞭解這些檔案的結構,這意味著,這些檔案的格式化模式必須從老舊的wordstar轉變為最新的Microsoft Word,因為即使是最新的電腦軟體,也只不過能夠閱讀幾個版本以前的電腦檔案。 轉移老舊的檔案時,往往會發生資訊錯漏的問題。另一個解決途徑,是研發出一套能使今日以及明日的電腦能夠瞭解的工具指令程式,以使新型的電腦能夠解讀舊型電腦的檔案。但是此一方法說時容易,做時難,例如.pdf 這種老舊的格式化模式,它的說明長達978頁。 倘若電腦軟體公司承諾將保持電腦軟體格式化模式的連貫性,就可減少這類問題的發生。但是,這些電腦軟體公司為了在市場上互相競爭,必須不斷推陳出新。 例如微軟公司,就不斷地變更電腦軟體的格式,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功能。因此一份1994年的文字檔案,往往會比JPEG 2000這種從未改變的圖片軟體,更難打開檔案。 紐約雜誌在創造供3000年開啟的時光之艙時,採用保存檔案的特殊紙張,並將某些檔案縮小儲藏在可以長期保存的鍍鎳板上,人們可以使用一般的顯微鏡來閱讀這些檔案。 紐約雜誌的編輯若森邵稱,該雜誌的職員起初認為數位資料將是理想的保存方式,但是,在聽取了專家們的意見之後,他們很快就打消了這個構想。他說:「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將這些資料保存一千年,你不能指望電子化的數位資料能夠保存這麼久。」 這篇文章是個很好的提醒, 有些有價值的數位檔案, 還是要想辦法把它書面化… 或者用其他方式保存喔!
阿海是個沉默的情人。他不羅曼蒂克、他的嘴巴不甜、他不會含情脈脈的望著小玫。他說話不帶感情,有時候冷淡的連小玫都不知道要怎麼辦。 小玫是最能忍受阿海的個性的人。兩人在天真的十六歲相識。先是做了兩年的好朋友,然後在高中畢業舞會的前夕,阿海打了通電話給小玫:「玫,沒有人陪我去舞會。妳當我的舞伴吧?」 就這樣問著小玫,也沒有問問看小玫是否已經有男伴了。 小玫的反應也是很平淡:『好呀。』 「嗯,那就這樣。我明天晚上來接妳。」阿海掛了電話。 小玫取消了跟她原本男伴的約定,畢業舞會當晚跟著阿海去了。 阿海是個聰明的男人。大學畢業後,他很快的取得了許多電腦有關的職照,大學讀到第二年末時,他就已經找到了一小時四十元美金的工作。小玫沒有考進一所四年的大學,所以在專科學校讀了兩年後,也開始找工作。 「玫,妳在我上班的附近找工作吧,這樣我找妳比較方便。」 當初小玫在找工作時,阿海說了這麼一句話。小玫平淡的點點頭,在離阿海不到十分鐘路程的地方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公司做資料輸入。 成為男女朋友,是在小玫找到工作又過半年,一個晚上兩人一起看了場電影後,吃宵夜時小玫問道:『海,我們是什麼關係呢?』 阿海看了小玫一眼,「妳覺得是什麼?」 小玫已經習慣了阿海冷淡的態度了;他對每個人都是這個樣子。 『我們是男女朋友…吧。』小玫輕輕說道。 「嗯,是呀。」阿海只是這麼說。 兩人之間,說話總是這麼單調冷淡。可是下雨的夜晚,阿海總是會帶著雨衣、雨傘,到小玫上班的地方等她下班。阿海熬夜時,小玫會到阿海家照顧著他,陪著他到天亮。就是這樣的關係,又維持了三年。 一晚,阿海忙著公事,又在熬夜。小玫煮了宵夜、收拾了房間後,躺在阿海的床上休息。 不知道忙了多久,阿海說道:「玫,我送妳回家吧。我看妳今晚特別累。」 小玫沒有回聲。阿海轉身一看,小玫已經睡著了。 阿海輕輕的在小玫身上蓋了一層棉被,坐在一旁望著她熟睡的臉。他捨不得將他的視線移開。 不知道又過了多久,小玫慢慢醒來。當她發現阿海就坐在她的身旁時,她趕忙坐直:『你快去忙你的呀。我怎麼睡著了…』 阿海沒有說什麼,只是看著小玫。小玫有點不好意思,微微一笑:『你在看什麼啦?我睡著時流口水了嗎?』用手擦了擦臉頰。 「我覺得妳這樣太辛苦了。」阿海說道,「妳搬來我這裡住吧。」 小玫一愣,輕輕一笑:『這件事不能依你。我們又沒有結婚,我不能跑來跟你同居。我父母會很傷心的。』 阿海點點頭,從口袋拿出了一個戒指:「那妳就嫁給我吧。」 小玫整個人呆在那裡,阿海說的每個字都在她的腦裡重複著。看著阿海手中的戒指,視線慢慢開始模糊。 『你…怎麼這麼突然…』 阿海將戒指戴上小玫的手指上:「本來這個戒指,是要哪天妳等不及的問『我們該結婚了吧』之類的話時,再拿給妳。可是看著妳熟睡的臉,我突然發現我好想每天都能看到妳,更不希望妳再這麼奔波疲勞了。」 看不清楚的視線,慢慢轉移到阿海的臉上。 『你真壞…原來壞主意打了這麼久了…』 阿海在小玫的臉頰上親了一下,「乖,睡吧。」 看著阿海坐回電腦前的背影,她只是微微笑著阿海的傻;她現在怎麼可能睡得著呢? 粗心的阿海、沒情調的阿海。 可是夠了,這一個感動可以讓小玫過完一生。 走到阿海身後,她輕輕的摟住他,『我愛你。』 阿海停止了手邊的工作,握住了小玫的手:「其實,我已經愛妳好久了。」 小玫只是緊緊的摟著阿海。想不透自己怎麼讓這麼一個沒情調的人擄走了自己的芳心,她只是甜甜的笑著。 愛,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