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自言自语

您曾經算過您1天平均睡多久的時間嗎?日本最新研究調查顯示,每天睡7小時的人可以活得最久,而睡得愈多死亡率就愈高,如果每天要睡9個小時以上的人可能身體有毛病,必須看醫生徹底找出病因。 打呼不代表睡得好,睡眠暴力當然更睡不好,而睡過頭卻可能睡出高死亡率。 日本JACC研究顯示,睡6到7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其次是睡覺少於6小時的人,睡超過8小時以上死亡率最高。 調查還顯示,睡眠超過7小時的一般是低教育、單身、曾經中風、癌症或憂鬱症患者,如果必須睡超過9小時,身體一定肯定有病,這篇報告的核心發現是,睡眠7小時,黃金養生時。 然而青壯年女性經常工作、家庭兩頭燒,不是睡得少就是睡不好,而老人家一般由於睡眠總時數減少、深睡期變短以及睡眠中斷比例高,也經常睡得少卻沒睡好。 睡太少高致死,睡太多也容易死,一般說來慢性阻塞型肺炎、頻尿或憂鬱症都容易導致失眠,但如果有嗜睡的毛病,除了可能有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或腦病變,更容易發生工作中突然睡著、走路突然猝倒甚至睡眠癱瘓,難怪容易死亡。 找出毛病,好好睡上7小時,您也能長命百歲。

男人與男孩Man and Boy 男人與妻子Man and Wife 男人與情人們One for my Baby 替極其重要的「我終於長大成人」的三十歲生日做準備時,應該避免一些狀況: 和同事發生一夜情 。 貿然買下負擔不起的奢侈品 。 被妻子拋棄 。 失業 。 突然變成單親爸爸 。 如果你就要三十歲,隨你做什麼,但就是不要做以上任何事 這會搞砸你整個鼎盛時期 。 ——————————————— 這是作者Tony Parsons在”男人與男孩”中的一段話。 對於一個面臨三十歲的男人,所做的忠告。 擁用了一切的哈利,電台製作人的工作、美麗的妻子和令人稱讚的兒子。卻在一次和同事的一夜情後,發生了一連串的改變。 博客來網路書店 – 東尼帕森斯

一日一蘋果無悠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覷。中醫相信它可「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營養學上的分析,指出蘋果含有最多果糖,並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及微量元素。 蘋果果膠屬於可溶性纖維,不但能促進膽固醇代謝,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更可促進脂肪排出體外。法國人做過一項實驗,讓一組身體健康的中年男女每日進食兩、三個蘋果,一個月後,量度他們體內膽固醇水平,發現80%的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又叫壞膽固醇)都降低了;同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即好膽固醇)卻有所增加。蘋果對於心血管的幫助可見一斑。 蘋果所含的微量元素鉀能擴張血管,有利高血壓患者,而鋅亦是人體所必需,缺乏時會引致血糖代謝紊亂與性功能下降。 生吃蘋果,除了能獲得以上效益,還能調理腸胃,因為它的纖維質豐富,有助排泄。另一方面,泄瀉的人吃它也有好處,因為蘋果酸具收斂作用,但須注意,如屬脾胃虛寒型的慢性泄瀉,則須將蘋果用錫紙包裹,先焗熟或煨熟才吃。 蘋果營養豐富,熱量不高,甚受減肥者歡迎。食療方面,用蘋果皮加薑數片煮水喝,可止嘔吐。用蘋果配梨子可減梨子之寒,更有強化和潤肺潤胃之效。秋季糖水,用蘋果、梨子數個,加百合1兩(30克),石斛5錢(15克),南北杏3錢(9克),可潤肺止咳。 吃木瓜幫助消化 木瓜其實很有益,但有些人嫌它味道不好,所以堅持不吃。木瓜在中國素有「萬壽果」之稱,顧名思義,多吃可延年益壽。至於原因,古書並沒有明言,但估計與其內含酵素有關。 據悉,木瓜所含酵素近似人體生長激素,多吃可令人保持青春。是耶非耶,有待驗證。唯一肯定的是,木瓜所含的蛋白分解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和澱粉質,對消化系統大有裨益。 醫書云:「脾為後天之本」,吃水果能幫助消化和吸收,進而鞏固脾胃,實在合算。以醫理分析,木瓜味甘、性平、微寒,助消化之餘還能消暑解渴、潤肺止咳。 中藥也有一味「木瓜」,但此木瓜乃「川木瓜」,又稱「宣木瓜」,非水果檔擺賣的「番木瓜」。川木瓜味酸、性微溫,主要作用是袪濕痺,舒筋活絡,對於風濕痛患者最適宜。 至於番木瓜,生吃能紓緩咽喉不適,對感冒咳痰、便秘、慢性氣管炎等亦有幫助。食療方面,用熟木瓜和柿餅加水煎服,可治氣喘性咳嗽;以熟木瓜去皮,蒸熟後加蜜糖,可治肺燥咳嗽;用生木瓜絞汁或曬乾研粉,可驅蟲。而最為人知的,應為木瓜煮魚尾或燉豬蹄,有促進乳汁分泌之效。 多吃西瓜的利弊 走在街上,揮汗如雨之際,來一片冰凍西瓜,或者一杯鮮艷西瓜汁,試問我誰能抗拒?其實,如果你懂醫理的話,可活用「醫食同源」之道,享受這美味多汁的食物兼藥物。 我有位病人周小姐就做過這方面的試驗:有日,她自覺口乾舌燥十分燥熱,加上逛街後大汗淋漓食慾不振,於是她自己「處方」,用西瓜做午餐,預備補充水份兼清熱。食完後約兩小時,真的見效。不過,所收的不全是她預期中的清熱之效。發生了甚麼事?周小姐月經忽然提早,而且量多如水,嚇得她急忙召車入急症室。 其實,西瓜本無罪,只是周小姐身體比較虛寒而已。西瓜有名「天生白虎湯」,性質寒涼,胃寒、孕婦固然不宜;身體雖略帶燥熱,但底子虛寒之人,亦不可多吃。否則,輕則暈眩作悶,重則如周小姐般發生血崩事件。 真正需要吃西瓜清熱瀉火的,是強壯而實熱之人。實熱者一般聲大、眼紅、有口氣。相反,如周小姐般屬虛熱者,容易疲倦、頭暈,則不宜過量進食西瓜。不慎吃多了見暈作悶,可含一片生薑解救。 身體不太強壯而又想借西瓜利濕解暑,可用翠衣(即西瓜皮)、蓮葉、蓮蓬為主料,配搭扁豆、生薏米等,弄一碗清熱瀉火湯。如脾胃欠佳,可改用熟薏米,加強健脾效果? C 清熱佳品的梨子 秋天已到,天津鴨梨、香梨、貢梨、沙梨、水晶梨隨處皆是。隨時買個梨子吃,便能清熱潤肺,十分方便。不過,原來梨子吃多了,也可以吃出禍。我有位病人譚小姐,有次患喉嚨痛,一心以為梨子汁能清肺熱,於是每天早午晚各喝它一大杯,誰知翌日天旋地轉,竟然不能下床上班。 其實用梨子清熱本來正確,問題在於譚小姐這條方用「藥」過猛。須知一杯梨子汁已有幾個梨子的精華,一天三大杯,相等於把十個梨子吃下肚,不但「熱」氣全清,更「涼」得過分。譚小姐又適逢經期,身體較差,當然受不住這樣寒涼的食療。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可以治咳潤肺。可惜大家只知其功效,而忽略其性質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梨子不錯能清心潤肺,但它性質帶寒,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須隔水蒸過,或者放湯,或與藥材清燉亦可。 最流行的梨子食療方,可算是用南北杏、梨子、雪耳煮糖水或熬湯,對於聲沙口乾頗有效用。但要注意,此方中的梨子帶寒,雪耳偏涼,較適合本身帶實熱,或有虛火需要清熱之人。如屬身體虛寒,可不用雪耳。若以此方稍加變化,配川貝母3錢(9克)煮湯,可加強補肺氣的功效。如配百合,則可養陰安神。 說到梨子偏寒這問題? A研究得深入一點,可知不同種類的梨子性寒程度亦有異。例如我們常吃的天鴨梨偏寒,跟小巧玲瓏的香梨和個子較大的貢梨性質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進口的啤梨,則更寒涼。 芒果也有藥用價值 芒果,是少數富蛋白質的水果,多吃易飽。傳統上說它能益眼、潤澤皮膚,估計是含有胡蘿蔔素的原因。其核亦可作藥用,能解毒消滯、降壓。 據中醫食療性味分析,芒果屬於性平味甘、解渴生津的果品。生食能止嘔,治暈船浪,效用與酸話梅一樣。不慣坐船者,飽受顛簸後胸口翳悶,不妨將芒果當「藥」。孕婦作悶作嘔時,可吃芒果肉或以芒果煎水進食。唯一要注意的是,芒果性質帶濕毒,若本身患有皮膚病或腫瘤,應緊記避免進食。 「濕」是中醫學上六個致病原因之一。皮膚病如濕疹、瘡瘍流膿,婦科病如白帶,內科病如水腫、腳氣等,都可謂之「濕」,體質帶濕者再進食濕毒食物如芒果,可能會令情況惡化。反而有些人會擔心,吃芒果令青春豆增加,這想法則屬過慮。 芒果未熟時,果蒂部位會有白色汁液滲出,估計這可能是致敏原因。無論如何,虛寒咳嗽(喉癢痰白)者應避免進食,以免令喉頭痕癢。而哮喘患者,亦應遵照醫生咐囑戒吃。其實,不止中醫有此囑咐,西醫也有將芒果列入哮喘忌口清單。根據個人經驗,即使本身沒有敏感者,一口氣吃數個芒果也會即時有失聲之感。幸好,那喉涸聲嘶,嘴唇浮腫的後遺症,可即時用淡鹽水漱口化解。既敏感又嗜芒果者,或可吃芒果乾解饞,既開胃又消滯。 奇異果防癌有道 奇異果,即kiwifruit,很多人以為是新西蘭特產,其實它的祖籍是中國,原名獮猴桃,一個世紀以前才引進入新西蘭。今日,奇異果供應商大力宣傳奇異果含豐富維生素C,此言非虛。據分析,每100克新鮮奇異果肉便含有100至300毫克(甚至超過400毫克)維生素C,比蘋果高出20至80倍,比柑桔則高5至10倍。 難怪《食物抗癌經》將奇異果列為抗癌水果,因為維生素C這種抗氧化物能有效阻止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在人體內形成。河南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日服900毫克維生素C,尿中亞硝酸胺含量下降60%。 關於獮猴桃的藥用價值,中國歷代醫書均有記載,認為它能「調中下氣」,具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健胃、潤燥之功。民間驗方,用獮猴桃60克去皮生吃,能治內熱心煩,並防治壞血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癌症等。究其藥理作用,乃其維生素C能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形成,其果肉又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據說獮猴桃對於醫治消化道癌症和肺癌別有一手。 獮猴桃的根也有藥用功效,可惜此時此地藥材店舖付之闕如。奇異果對某些人來說,果味似乎是濃一點,食後有苦澀之感,咳嗽時進食可能會加重病情,但這是否過敏? A則不得而知。 果后山竹性至寒 榴槤和山竹在水果中,分別稱王稱后。不過,屬性卻剛好相反,一屬大熱,一屬大寒。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體質素來偏寒者,若不理會體質而過量進食寒涼之物,例如山竹,定會令身體感到不適。 曾有一位病人在家中突然暈倒。尋根究底,原來正是跟山竹和體質過寒有關。話說當日汪小姐與兩位閨中密友促膝夜談。啤酒一罐接一罐地喝,期間有人感到餓了,但又不願煮食或出外夜宵,於是建議將剛才買的數磅山竹剖開當餐。汪小姐平日未吃過山竹,如今一吃,竟然上了癮,一個接一個地吃停不了口。 誰知黎明時分,汪小姐感到作悶頭暈。初時還以為通宵不寢體力透支,怎知最後眼前一黑,就甚麼也不知道了。幸好友人合力將她救醒。 我聽後問她平日是否易暈、易疲累、易心跳氣促(寒底)?是否多白帶(子宮虛寒)?事發時是否正來經(身體較差)?答案竟然全中。如此寒底人士,「巧」遇山竹加啤酒再加上通宵虛耗體力,難怪會作悶作嘔暈倒。 其實山竹性寒,體質虛寒者少吃尚可,多吃不宜。更切勿和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葉湯等寒涼食物同吃,若不慎吃過量,可用紅糖煮薑茶解之。 菠蘿(鳳梨)可生津和胃 往素菜館吃飯,例必有兩碟小食,就是菠蘿(鳳梨)和炸花生。不過,那碟菠蘿通常是罐頭貨色,糖分極高。論營養價值,鮮果當然較高。據說,菠蘿是在十六世紀由巴西傳入中國華南,其果肉柔軟、酸甜、能增進食慾,加上含豐富果糖、葡萄糖、蛋白質、檸檬酸、維他命等營養素,甚受歡迎。 坊間相傳菠蘿濕熱,多吃會引致腹瀉,實則我認為它是冤枉的。事緣菠蘿含豐富纖維,能刺激腸道,加速蠕動,所以有些人吃過菠蘿後很快要上廁所。從醫理分析,這香味馥郁的水果具收斂作用,酌量吃些不但不會腹瀉,更可幫助止瀉。 古代醫學家李時珍更認為,菠蘿可「健脾胃、固元氣」。這看法與現代科學分析相同。菠蘿含豐富菠蘿脘,在胃中可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某些人會對菠蘿過敏,因此有些西醫會奉勸氣管或支氣管敏感的病人戒食菠蘿。 即使是一般人,也得將削皮後的菠蘿浸鹽水,讓部分有機酸分解,減少其毒,令果肉更美味。如果吃菠蘿後感到喉部不適,就是過敏徵狀,應立即停止進食,並喝一杯淡鹽水稀釋致敏成分。 虛寒進補吃榴槤 榴槤有甚麼好?捧場客愛其韻味獨特,厭惡者卻遠聞其味也會避開。其實,論營養,這果中之王可說最全面,只不過它性質熱而滯,未必人人宜吃。癌病患者或康復者便更須小心,免得貪一時口福而招致病情惡化。 我曾醫治過一位乳癌病人,她來見我時,病況頗為嚴重,患處潰爛滲水,醫治一段時間後,情況喜見好轉,病人也逐漸鬆懈下來。她雖然記得我聲聲叮囑她莫吃榴槤,但卻因誤以為己經痊癒而破戒。 後事如何?真是不由你不信,吃後僅一天,己初步復原的乳房竟又再次含膿。雖然未必每位病人都如此,但從醫理上去分析,患癌之人無論身體多麼虛弱,始終帶點熱毒。同一道理,患皮膚病或陰虛肝熱者,亦最好戒吃榴槤,免招煩惱。 最幸運的,可算是嗜吃榴槤,而體質又屬虛寒之輩。因為榴槤性熱,恰能壯陽助火。假如產後虛寒。不妨以此作補品。但同是坐月子,有人虛汗淋漓,四肢疲軟,亦有人虛火旺,面紅口乾睡不著,如屬後者,還是改吃櫻桃(車厘子)好了。 如不慎榴槤吃過量,以致熱痰內困,呼吸困難、面紅、胃脹,應立即吃幾個山竹化解,因為山竹屬至寒之物,可剋制榴槤之熱。 惹火尤物話荔枝…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吳韻儀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 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節目開始了,恐龍布偶挺著大大的肚子,一跳一跳的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 與一群小孩唱兒歌、玩遊戲。還不及電視高的孩子,站在螢光幕前仰著頭,不時隨著玩 偶搖動身體,哼哼呀呀。 也許你心裡想著: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就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甚至學 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 減少五十。」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此外,還 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 真的嗎?近年針對腦波的研究,讓我們透視電視對腦部的影響。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 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 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 降。 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澳洲大學的艾 莫瑞夫婦在《空洞的目光》(The Vacuous Vision)一文中指出。 因為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美國 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還公佈政策,極力主張父母避 免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 面影響。 只要看電視就有礙發展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掇 Minds) 一 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甚至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 子花更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行為與發展部助理臨床教授強生(Susan Johnson),深有同感。 強生有個六歲大的兒子。雖然強生謹慎挑選電視節目,還是發現電視對兒子 造成不良影響。強生的兒子只要一看電視,就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一關掉電視就變得 焦躁。而且看電視後,他的動作變得衝動、不協調,遊戲內容也不再像過去用木棍與石 頭做東西,取而代之的是重複演出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再自己創造主題,缺乏自己的想 像。 到底,電視如何影響孩子?電視真的會把孩子變笨嗎? 知名兒童教育學者皮爾斯(Joseph Chilton Pearce)在《進化的終點》( Evolution掇 End)一書中指出,幼兒的潛力就像種子,需要培育與滋養,才能正 常的成長。對於快速發育的幼兒頭腦,電視非但不能提供養分,甚至反而剝奪幼兒腦部…

在某個網站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 「我的幸福,就是對你最大的懲罰」覺得很可怕,覺得很討厭…甚至有點生氣,是不是大家真的覺得兩個人倘若分開之後能用自己的幸福去報復對方,就是最大的勝利? 好像,我們以前總是會這麼勸別人,「你要振作起來啊,振作給他看,讓他知道你是不會被他擊倒的!」 這種說法,年紀小小的時候,肯定我也這麼說過… 但現在,卻怎麼也不能認同了… 這個想法,用在生意場合,用在學業競爭,用在人際關係都行! 但,用在感情,偏就不行! 因為兩個人的感情關係,可以經營合作卻不能講投資報酬率,更沒有勝負,一旦輸了,就是兩個人都輸了… 兩個人都得從這個關係中退場,何來勝負? 一次,聽見一段經營了十年的感情,因為男方愛上別人,終告分手,身為女方朋友的我,感慨的跟朋友說…「十年耶!這個女生好可憐!」 朋友說:「怎麼這麼說,這十年,兩個人都付出了,不是嗎?」 嗯,一語驚醒夢中人… 不論結局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都付出了,即使,結局是他愛上了別人… 結局,也是不能否定過去的! 而問題在於,我們總是喜歡以結局否定所有經過的曾經「你怎麼能這樣對我?難道你以前喜歡我都是假的?!」 不是假的;就因為是真的,所以現在,倘若他愛上別人,也是真的! 只要接受現下這個真相,就好了! 曾經有過一個廣告文案「打扮的美麗的時候,就想遇見分手的男友」,是很讓人會心一笑的文案,因為切中人心中最幽暗微妙的心態,這種心態,應該,大多數的人都有… 大多數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狼狽邋遢的時候,「巧遇」分手男友… 那種沮喪懊惱,說不定比治療分手的痛還更傷神,於是,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至少在分手男友面前還能讓他看到最美的一面,至少要讓他後悔,「誰叫他當初不選擇我!」 好吧,讓自己還能保有一點驕傲…那是讓自己快樂的,我想也許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懲罰對方,就不必了吧? 分開了,幸福了,還想著懲罰對方,那算什麼幸福啊? 幸福不就是自己在另一段關係中,自在成長並被愛包圍著的嗎? 被愛包圍著的人,不是應該更寬容的看待別人的嗎? 難道,自己幸福了,還要希望別人依然在地底深淵嗎? 你或許會說,「誰叫他當初對不起我!」 喔…所以,愛情是用來冤冤相報的嗎? 先別說,兩人之間愛淡了,愛沒有了,原因可能很多,也許,癥結是在花心或變心的那人身上;但有更多,應該是兩個人都有責任的吧? 難道,只因為他不愛你了,你就要用別人對你的愛來懲罰他? 不論你自己現在是不是在愛的包圍當中,是不是幸福? 你都還希望用這樣的愛,去懲罰已經不愛你,而你也不該再愛的人? 既然,已經有別人愛你,讓你幸福,為什麼還要對舊愛耿耿於懷,想要懲罰? 既然,他已經不愛你了,為什麼你還以為你的幸福能懲罰到他? 如果,你還想著,要去懲罰對方… 我真的很難相信,你有多大的幸福? 梗在你心裡,始終不能忘記的對他的恨,真真正正的懲罰了的是你自己… 你又哪裡來的幸福,去懲罰別人呢? 不論你是因為失去了前一段愛情而幸福,或痛苦只要你不認清分開了的事實,並接受真相,快樂的過自己的日子 還想著要藉由各種形式,去懲罰對方那麼最終懲罰到的,都只是自己而已啊! 「我的幸福,就是對你最大的懲罰」我真不希望這樣的觀念,竟被當成愛的箴言般的擺成網頁重點我多麼希望我們所處的世界… 是可以教我們,愛的時候,認真經營…不愛的時候,彼此祝福「即使我們不能一起幸福,你的幸福,也會是我的幸福」那樣的世界,是不是會好一點!

Save water. Shower with your girlfriend. 要節約用水,和女友一起洗澡. Love the neighbor. But don’t get caught. 愛你的鄰居,不過別讓她老公抓到. One should love animals. They are so tasty. 每個人都應該熱愛動物,牠們是如此美味. 「Your future depends on your dreams.」 So go to sleep. 「現在的夢想決定著你的將來.」所以還是睡覺吧. Behind every successful man, there is a woman. And behind every unsuccessful man, there are two.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每個不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兩個. Love is photogenic.…

「吃飯」,若僅僅是填飽肚子這麼簡單,則一個排骨便當或是一碗陽春麵都是人間美味。 然而,「吃飯」有時候就不僅僅是「吃飯」這兩個字如此單純,放在辦公室的人際關係裡,那是一項打探人緣好壞的指標; 放在朋友之間的交情,那是一種衡量義氣的天平; 放在家人之間的親情,那是一種戀家與否的掛念; 放在戀人之間的愛情,那就是一種濃情蜜意的黏度; 放在自己心頭的最深處,那可就是一種衡量寂寞與否的因素了。 對於初識的人,脫口而出總是這樣的邀約:「吃個飯吧!」 對於久違的朋友,即便在綠燈迅速閃過的行人穿越道匆匆相遇,也要一邊小跑步、一邊回頭叮嚀著:「找個日子一起吃飯吧!」 對於倚門等待的家人,也免不了用一句「回家吃飯嗎?」來試探你身上的叛逆因子。 對於心儀的對象,靦腆得琢磨著半天,也總要抓住最佳時間點佯裝不經意的閒話家常般:「一起吃個飯,好嗎?」 至於,面對不怎麼有交情卻礙於情面,總也是撂下一句不痛不癢的「好囉,改天吃個飯再說囉!」然後頭也不回的快步走開,恨不得海角天涯不要再見了。 所以囉,吃飯不只是腸胃與美食的相遇,有時候,那或許是人與人之間藉以互相取暖的理由。 還是窮學生的時代,關係融洽的,就幾個人互相share一起打來的十數種自助餐菜色, 或是切一整盤滿滿的豆干海帶鴨翅豬耳朵,來搭配各自的乾麵和魚丸湯。 孤僻寂寞一點的人,就獨自坐在長條桌的一隅吃著眼前保麗龍餐盤的三菜一白飯, 就算跟大夥兒一塊吃麵攤子,也堅持不沾一口滷菜,更別提攤錢這檔事了。 這樣的人際相處樣態即便遠離了校園,搬到了職場環境也照樣鮮明上演。 人氣旺的同事,就是有辦法將每天的午餐搞得日日笙歌繽紛熱鬧,星期一跟出納小姐吃鰻魚定食,星期二跟人事課長吃叉燒拉麵,星期三約副總秘書吃潛艇堡,星期四乾脆找部門同事來個麻辣鍋聚餐,星期五嘛,就留給突然造訪的重量級客戶來培養商場默契囉! 除了這種游擊式的午餐計畫,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事所組成的「午餐團」實力也不容小覷, 諸如此類的團體總在一大早就討論著當日的午餐目標,也不會忘記在午休起始的十分鐘前開始蠢蠢欲動,有先遣部隊先行滲透到目標餐廳佔位子,緊接著後援部隊利用手機打點好所有成員order的商業午餐菜單之後,為了避免搭電梯讓老闆逮個正著,還要一邊踩著高跟鞋從防火樓梯下樓、一邊跟餐廳的同事連線完成菜單的口頭傳輸,而最後一批離開辦公室的人,就可以逍遙的走出玻璃帷幕大樓,在一群拚了命搶食的上班族群中,從容的步入餐廳,一屁股坐下的瞬間,香噴噴的美食就在眼前,這時候,不得不為這種天衣無縫、合作無間的辦公室情誼高聲喝采了。 當然,午餐的目的不單是填飽肚子,更多時候,是匯聚上半天的八卦與怨氣一吐而盡,順便打點好下半天的勇氣繼續奮鬥,那麼,一起用餐的同事成了心靈療場的伙伴,原來吞嚥下肚的不僅僅是食物蘊含的養分,還有同仇敵愾的革命情懷咧! 當然,有些人執意不跟同事搏感情,有些人只是還來不及參與「午餐團」的陣容,而這當中,也不乏厭倦了這種團體的互動而選擇單獨用餐的人,他們或是跟大陽傘下的歐巴桑買一個100元有找還附送辣蘿蔔乾與養樂多的雞腿便當,要不然就打包餛飩湯麵外加兩塊油豆腐,否則速食店的二號餐也不賴,再不然,就找一家便利商店挑個飯糰配上關東煮也很棒。 總之,在突然靜默的辦公室空間裡吃一頓同樣安靜的午餐,打完嗝看完報紙就等著其他同事吆喝著進門,還不是又要重複午後的昏昏欲睡,然後等待著下班之後走進夜色。 有時候,淌進同事之間的豪爽宣洩,是一種午餐聚會的樂趣,而有時候安靜的吃完一人份的午餐,也是不錯的沈澱與休息呢! 那麼,朋友之間的吃食關係,算不算是一種交情呢? 老是聽聞有人用「每月聚餐」的藉口來知悉朋友之間的異動與安好,時程表是參考而非絕對,總有大家手頭都不方便的時機也只好順延,也總有突如其來非碰面不可的理由就臨時起意了,譬如:有人升官、有人宣布喜訊、有人突然分手、有人心情不好…… 這樣的聚會盡挑大家熟悉的店、偏好的料理、喜歡的地點、還有堅持的成員,縱使碰頭的理由各自不同,卻總是飽餐一頓之後,將好情緒、壞情緒都和著美酒佳餚進了肚子與心頭,揮手買單的同時,還不忘記揶揄著彼此越來越深的笑紋與越來越綿密的魚尾紋,好交情似乎就得仰賴這樣的吃吃喝喝才夠味道。 然而,卻有那麼微妙的時刻,或是微妙的人,讓這樣的聚會充斥著裹足不前的猶豫,或許主辦者的口吻讓人生厭;或許參與的成員之一是昔日戀人卻打算攜著今日愛侶共同列席;而或許,就僅僅是自己的問題,某些時候就是情願躲起來讓全世界的人都遍尋不著,那才是一種過癮。 那麼,有一種吃飯的場合,往往跟隨著年齡的增長就亦發稀奇與珍貴,尤其對遠離家鄉、或是忙碌於工作的人來說,陪父母吃一頓飯,就是一種奢侈。桌上是母親拿手的私房菜,入喉的還有父親珍藏的好酒,話題盡是熟悉到幾可背誦的叮嚀,而自己竟然縮小成昔日讓父母捧在懷裡疼愛的小孩。 偶而來一場家族之間的大聚餐,舅公怎麼花白了鬢角卻還是聲如宏鐘;表弟早就長成了185的帥哥卻還是想起他包尿部的模樣;姑媽盡是嘮叨著這年頭的年輕人不懂禮俗,連帶著一群晚婚的人也只好立正聽訓,或是低著頭吃完眼前一整盤蜜汁火腿夾土司也不敢吭聲,那些長輩之間頭頭是道的大道理,成了年輕人噤聲沈默的黃牌警告。 還有一種吃飯的名目,卻總讓人面對美食也無心下嚥。 升遷的機會沒有你,老闆會許你一餐言不及義的應酬飯;重要的客戶沒人打理,老闆會強迫你一同參與的應酬飯; 親戚提議的相親不好推辭,尷尬著一張臉出席的應酬飯;惹人討厭的上司終於離職,還得強裝惋惜出席的應酬飯。 沒錯,就是應酬飯,讓唾液混雜著咒罵吞進胃裡,食不知味也要麻木咀嚼,那是一種臉部肌肉與牙齒咬合的痛苦煎熬。 可是,當愛情走到了終點,情人還執意找一家有情調的法國餐廳為彼此的關係劃上句點,配上蠟燭、紅酒、羊排、鵝肝醬與小提琴,這時候,你除了強顏歡笑強裝鎮定之外,要不要試著大口咀嚼、胃口特好,給眼前這個無情的人一個美食勝過男人的當頭棒喝呢? 就說過嘛,「吃飯」不僅僅是「吃飯」這兩個字一般單純,在杯盤狼藉之後,有多少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搬弄在其中,有多少恩恩怨怨得以盡釋前嫌,而究竟有多少飲食男女注定要在攜手的一輩子裡,懂得心平氣和的坐下來一起吃飯呢? 好吧,找個時間吃飯囉

你會不會在街角的咖啡亭,尋尋覓覓 只為了搜尋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 你會不會對著天空中的某片雲,深深嘆口氣 期望你思念的人也在探頭看同一片雲….. 你會不會因為一個一閃而過的記憶,淚水湧上眼眶 伸手拭淚ㄉ同時,順便將記憶轉為甜蜜的苦澀…. 你會不會為了成就兩個人的幸福,牙齒一咬 狠心的拒絕眼前的小小依戀 你會不會在分開的多年以後,在別人的懷中 驚覺他對你還是很重要…….

感覺有好一陣子沒有空閒的時間來思考. 每天的生活裡就是工作,工作和工作,就算是下了班腦袋裡還是裝滿了工作。 不知道今天有沒有漏了什麼事情,有沒有哪件事沒聯絡,有沒有哪個報告還沒交,有沒有什麼會忘了去開,明天記得要做什麼事,後天記得要交什麼東西,下禮拜的會議連絡了沒……………….. 一大堆雜七雜八、瑣碎的事情充滿了生活。 難道是為了工作而活嗎? 大好的生命都浪費在工作上了,要到哪時候才能享受生命呢? 真羨慕一天結束就是結束的工作,沒有煩人的報告,開不完的會議,繳不完的東西,永遠趕不上的進度…… “活在當下” 有本書這麼告訴我們,但是我想真的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吧。 昨天晚上本來想好好看點 New York的書,準備好好來寫點東西,沒想到在床上翻了幾頁,怎麼睡著的都不知道,醒來的時候已經早上六點,電腦、電燈都沒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