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ckr-photo { border: solid 2px #000000; } .flickr-yourcomment { } .flickr-frame { text-align: left; padding: 3px; } .flickr-caption { font-size: 0.8em; margin-top: 0px; }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en Lin_Taipei. I took this in front of a park at Oaxaca, Mexico. 這其實是個意外,白平衡忘了調回來,沒想到拍出來這麼有感覺… 要我再拍一次也沒辦法了, 是目前為止最滿意的照片了
Category: Gossip
一個月的行銷實務課程結束了,也認識了一群同學和老師們~ 為了把聚餐的照片給大家,要弄photo blog好呢,還是直接放在我的blog裡, 還是要放哪個網路相簿比較好… 想了半天還是決定用flickr,本來也考慮了google整合的picasa,不過現階段來說好像是flickr比較好。於是就刷卡付了錢,除了聚餐照片外,也把以前的照片整理一下放上去吧。 聚餐照 by 1.Ken 2.馬彼得 3.羅阿忠 4.老朋友阿宏
看到個有趣的小測驗,貼過來給大家試試! (1)首先把數字分為兩類 熱 ====> 1.3.5.7.9 冷 ====> 2.4.6.8.0 (2)再看你的出生年,月,日是屬於“熱”還是“冷”。具體方法是把年,月,日的尾數取出。 例:如果1982年4月21日出生的話, 1982的尾數為“冷”,4月為“冷”,21日為“熱”。 (3)根據上例結果將三個屬性組合起來得到“冷,冷,熱”,然後從下面的找出你的屬性。 1.烈火型 ---“熱,熱,熱” 2.艷陽性 ---“熱,熱,冷” 3.暖風型 ---“熱,冷,熱” 4.溫水型 ---“熱,冷,冷” 5.冰山型 ---“冷,冷,冷” 6.寒流型 ---“冷,冷,熱” 7.冰箱型 ---“冷,熱,冷” 8.涼水型 ---“冷,熱,熱” 看解答~
這幾天HBO在放茱蒂福斯特的”接觸未來 (Contact)“,對其中的一些對話覺得很有感覺。 她說,”經過了這趟的旅程,最大的收穫是了解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只能存有敬畏、謙卑、與盼望,我會將這分享的渴望,變成我心中永遠的願望。” 這時候就會想起”人生的意義”,我們的國父有段話說,”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唸書的時候只是感覺它很繞舌,像背繞口令一樣的背了起來。現在來看好像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感覺,每個人的生活總是多多少少的為這世界有點點貢獻。那我的貢獻,價值在哪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促進經濟的繁榮和信用卡的業務量吧。
幾天前被一個”同學”說我看起來很”冷”。 什麼鬼, 冷什麼啊… 還說不像是個年輕人的樣子,倒像是個歷盡滄桑的中年人。 其實好像真的是有那麼的一點點啦… 最想去的紐約住了一個多月,現在又孤家寡人一個,好像是真的懶懶的沒什麼動力。 想想這樣是很不健康的,我要想辦法找回對生活的passion!!!
剛去看了二輪的電影版”Rent”,想到去年在 TKTS排隊買到50% off的票,一個人坐在orchestra裡感動著,我想我又發作了,好想再回到New York City, the central of universe. 電影版的Rent裡看到了熟悉的街景、建築、挑高的penthouse,和一群人不分男女、性向、在NY努力的生活著,雖然他們想到Santa Fe去開餐廳… 波希米亞(Bohemia), 在wiki 裡的解釋是一種藝術家氣質、一種時尚潮流、一種反傳統的生活模式,正是village裡的藝術家生活方式的最佳寫照吧。一直很難去解釋為什麼我會這麼的嚮往NY,或許就是這樣的life style吸引著我。 [電影]Rent吉屋出租 – 我與城市之間 五十二萬五千六百分鐘 –酪梨壽司的紐約日記
下禮拜要去看西城故事囉~ 先去誠品買了電影版DVD回來先預習一下,1961年的電影版,40年前的人跳起舞來還真有趣. 故事背景是50年代的紐約,有美國白人少年為主的噴射幫(Jets)和來自波多黎各的鯊魚幫(Sharks)兩大青少年幫派相互對立. 在一場舞會中,Jets的東尼和Sharks首領的妹妹瑪利亞一見鍾情,於是造成兩幫派的衝突越演越烈… 50年代紐約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有點芭樂的故事內容,但卻是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之一,”Maria”, “Tonight”, “I Feel Pretty”, 很多耳熟能詳的曲子,讓人想像起40年前紐約上西城的風貌~ West Side Story 西城故事 –官方網站 博客來網站
今天課程內容是有關於資料庫的行銷,data mining的部份,一樣是STP +4P,當然也提到了很多的統計方法. 有個可愛的小姐啊…老是喜歡牛頭不對馬嘴的提問題,回答問題也老是雞同鴨講,叉開原本的問題… 現在想要開始學程式語言,學統計分析,也有點小晚吧,更何況不用樣樣都會啊…現在的社會已經越來越走向專業分工了,總是要留碗飯給別人吃吧… 老師說啊, “行銷人”要保持生活輕鬆愉快,永遠有吸收新知的動能,敏銳的感覺,對市場的熟悉,聽起來真是個不錯的工作.
這禮拜一開始重回學生生活囉,要上一個月的行銷課. 畢業已經快六年囉,時間過的真是快的可怕. 又開始當學生, 朝九晚五的還真有點累,可能是年紀大了吧… 活到老,學到老~ 同學們大概有差不多30人,出乎我意料外的是居然大部分看起來30歲左右,原本以為這樣整天的課程,應該會是很多年輕剛畢業的學生們來參加,沒想到很多都是看起來很有經驗的社會人士. 這樣也好,除了老師之外,還有很多有經驗的同學們,應該可以學到不少的東西~
今天翻翻舊的新雜誌(過期但是沒時間看),讀到城邦執行長何飛鵬先生的一篇文章”今日你做,明日我想”. 提到一些管理的觀念. 聰明的主管不會忙於今日的事,把事情完全交待出去,自己應空出手,才有心思想明日的事.可惜沒早兩個禮拜讀到這文章, 搞錯了自己的定位,造成了期待的落差. 不過也聽過小事情不用交待出去的說法,因為小事情自己處理還比較快. 管理的部屬們都是各方面的專才,應該善用專才,別讓小事佔用了他們的時間. 自己做的時候樣樣都得自己來,也就習慣了什麼事都自己動手解決. 給人家請的時候,多了一些人幫忙,還是自己動手就不好了. 我想我的執行力應該是不錯的,可能也因為這樣,我跟著陷入了混亂的”今日的事”,而不是站到外面來理出個頭緒,規劃好大家的方向. 倒底是”今日你做,明日我想”,還是”小事我做,專業你來”? 我想這還需要經驗的拿捏,好像也叫做”眉眉角角”的部份,都是需要經驗的累積. 我想老天爺特別的眷顧我吧,都幫我安排的好好的. 之前錯過的進修課程竟然也陰錯陽差的延了三個禮拜. 這兩個禮拜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我來說更像是個實習課,修了個入門的管理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