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Forward Essay

睡眠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注意睡眠的一些小細節,有助更好的休息,更快的恢復精神。 選好床 首先是床的高度應略高於人的膝蓋,理想的墊物最好是硬板床上鋪以軟硬適中的床墊,這樣,可保持人體脊柱處於正常的生理狀態,從而保證睡眠舒適。 用好枕 人的頸部是人體最柔弱的地方,枕頭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頸部肌肉的自然放鬆,因此,枕頭只要使頭部比身體稍高一點即可,高度控制在9-15釐米為宜。 蓋好被 睡眠要暖和才香甜,但被子不能太厚太重,否則會使身體處在一定的壓力之下,有礙人體放鬆休息。另外,睡眠時忌穿緊身衣褲,否則會影響睡眠。 臥如弓 中醫學認為,夜晚人體陰氣轉盛而陽氣內斂。屈曲如弓的臥姿有利於陽氣的收斂和人體肌肉筋膜完全放鬆,易於消除疲困。同時人體最好能向右側臥,可減少心腦負擔,促進肝腦藏血功能和胃腸的順利運行。 多按摩 睡前不妨進行自我按摩,如按摩頭皮可起到促進頭皮血液迴圈,鬆弛神經,消除疲勞,改善頭部營養和氧氣供應之功效,這對防治白髮、脫髮均有良好效果。按摩臉部有助於除去皮膚陳舊老化的角質層,加速新陳代謝。按摩腹部有助於胃腸消化及脂肪的代謝,預防腹部“發福”,每次按摩花時不多,日久必見效。 暖好足 睡前用熱水洗腳,可促進足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迴圈。足部穴位較多,熱水的刺激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患有失眠和足部靜脈曲張者,用熱水洗足也能減輕症狀,易於入睡。 擇時睡 按人體生物鐘的規律,入睡的最佳時間是22䫑23點,起床時間為早晨5䫑6點。按此規律睡眠可獲得最佳的睡眠效果。 補足水 人在夜間入睡後會因呼吸、排尿、出汗等失水而導致血液粘滯度升高,故起床前是腦梗死發生的高危時間,因此,床前應備有水,在夜間醒來和早晨起床時及時補充水分,這樣能起到保健和防病的作用。 流通氣 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睡眠時也不例外,所以臥室應保持空氣的流通,尤其是雨後和早晨空氣較為新鮮,含有較高濃度的氧與負離子,污染物也少,應及時開窗流通空氣。此外,臥室不宜堆積雜物,以減少室內空氣的污染。 (摘自《香港商報》)

上班族 「五力」養成計畫 假如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同樣的職業也存在的話,這樣的職業將非常有可能被成本更低的國家所取代。 簡單地說,所有的上班族都是處在滅絕的危機之中,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資訊科技不斷進步,工作方式與過去截然不同,人力雇用趨於精簡;企業的連鎖機能分散各地,選擇最適合的地方作最適合成本的經營;具有實力的亞洲國家紛紛興起,市場急速地擴大,整個世界都成了目標市場,企業的全球化勢在必行。世代、年代、時代的差距及轉變,反觀我們在大學所專攻的領域是什麼呢?將靠什麼維生呢?所學習的職能、技能具有多少程度的安定性?…這些根本的問題,都必須重新想一想,以便因應未來時局,躍進國際舞台。

推薦序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其實都是由近代歐美國家所塑造出來的社會規範、法律道德框架、價值觀和金融資本體系等集合而成的人類秩序的總體表現。我們的思維、行為舉止和生活方式,無不受到其全面的影響,從人們對廣告商品的崇拜到甜食文化的流行到公司結構的無所不在,都反映了這種基本現象。   但是,在十六世紀歐洲人進入非洲、美洲和亞洲之前,我們的世界卻完全不是這樣的。基本上它是由呈現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經濟、文化體系的一個個封閉社會組成的集合體。是什麼力量使得這些社會紛紛改變或解體,讓世界有了今天的面貌呢?   以往對於促成這些轉變的因素的探討,主要是側重於歐洲人軍事和科技文化的優勢方面,但卻很少觸及他們最早用以走出歐陸向世界尋找財富的最重要手段,即貿易的層面。事實上如果沒有貿易,就不可能促使歐洲人產生不斷向世界擴張的動力,沒有了貿易,也不可能為歐洲人積累足夠的財富,維持其長達三、四百年的世界霸業。

一直很想養成早起的習慣。 偶爾早起時,悠閒的吃個早餐、看看報紙,安排一下今天的行程,一整天就感覺很從容~  天下雜誌這期的”晨型人”專題,可以好好的參考參考~ 一種叫做「晨型人」的新人種,正迅速在日、韓、台灣掀起風潮。利用上班之前的時間,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不同的可能性,你,準備好加入「晨型人」的行列了嗎? http://www.cw.com.tw/issue/morning

作者:張肇麟 2006年8月30日 出處:中國管理傳播網 談到領導藝術,越來越多的人主張重視領導者的平凡一面.目前主流認為領導藝術是可以學習的,領導力存在于組織任何層面並非一把手的專利,領導的核心是服務和無私等等.我想這些研究結論都是正確的,但並非真相的全部!我既不完全贊同馬基雅維裏的觀點,也不完全支持關於領導的英雄觀,也不簡單同意領導者的平民化觀點.有一點今天我要說說的,是從親身實踐和對歷史的感悟中可以確信的:成就大事者與一般人才確有不同“味道”!這可能對泛民主主義者是個打擊,但這的確是事實.世界上的確有英雄存在! 關於這般英雄,從他們與一般庸才的比較中我更願意用一個相對“模糊”和更中國化的概念表述,那就是一個“大”字!他們的思想、胸懷、理想以及處世的態度都體現出“大”家風範.雖然這些特質是在與閱歷一起成長,但也不是像人們說的那樣只是時勢造就,英雄與時勢的相互作用才是關鍵! 這幾年我在工作中接觸了部分政府領導、中國首富、跨國公司地區領袖、學界泰斗、民營企業領袖、國企幹部(國企總經理多數也只能算是個幹部),在他們中間我發現了對“大”與“小”,一種對人物進行非結構界定的“見識”.也許我們不能也不需要以西方理性的結構說清楚什麼是“大”什麼是“小”,但是經過說明我們卻一眼能夠識別眼前人物身上那些屬於“大”、“小”的典型特質.這些特質一部分是可以從學習修煉獲得的,還有更多是存在于心理深層難以模仿又難以革除的個性特徵. 這與西方特質研究本質類似,但是我們發現中國概念的範疇對於把握這份“大氣”更加有效. 本文暫不去表那些雖居要職、身擁萬貫、學富五車卻寒酸小相的人物,只談談“大”人物到底“大”在了什麼地方. 大人物之“大”有三個方面:涵養、氣度和魄力.

存夠一張機票錢就出發! 作者:尹萍 2007.11.07/ 天下雜誌 第384期 在紐西蘭,一個大學畢業生初入社會,跟可能的雇主面談時,往往會被問到:「你準備何時去做你的海外大體驗(Big OE)?」 坦白回答「可能明年就去」,並不會減損受聘機會。只要你是好員工,雇主會體貼地說:「你回來,這裡永遠有個位置等著你。」 因為,在紐西蘭,「海外大體驗」像是一種男女皆須服的兵役,像是小孩必出的麻疹、天花,經歷過了,人生才真正開始。 這個國家孤懸天涯海角,常常擔心自己被拋在全世界後面;文化母國英國又恰好位在地球遙遠的彼端,紐西蘭人便彷彿孤臣孽子,時時思慕那文化的源頭;有一股不息的動力,要去銜接,要去充電。 歷久不衰的海外朝聖傳統

空檔年 一個漂亮的人生頓號 作者:陳雅慧 2007.11.07/ 天下雜誌 第384期 應屆考上高中,應屆考上大學,大學四年輔修或雙修,二十二歲拿到學士學位,同時考上國內研究所或拿到國外研究所的入學許可。 這樣一個沒有頓號一氣呵成的人生,在台灣,過去是優秀人才必備的履歷。 但現代人才的必備履歷,已經不再是這種一氣呵成沒有頓號的人生。反而,一個漂亮的「頓號」,代表年輕人對於自己人生的深思和完成夢想的能力,在歐洲這是「空檔年」(Gap Year)。

張忠謀要大學生做的十一件事。離開學校一陣子的你,做到了哪些??  ===================  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十一件事      作者:張忠謀 2007.11.07/ 天下雜誌 第384期  大學四年,我認為大學生應該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 首先是「養成一個終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 假如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那很好,希望你繼續維持;假如你尚未養成這個習慣,那麼請好好把握十八歲這個年紀,因為這近乎是最後的機會。錯過了大學四年這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時期,以後要再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恐怕將更不容易。而沒有健康,一切都不用談。況且,現在大家醫學的知識比起五十年前更豐富,醫學也有很大的進步,保健知識比起我十八歲時候好多了。 健康生活的習慣包含了運動,經常運動不一定是要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運動家或者校運選手為目標,而是養成一個習慣,把運動當作健康生活的一部份。 第二件事是「培養志願」,為自己許一個更細微的志願。

共勉之,共勉之… ———————————– 01.不講信用=====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 不講信用是工作的壞習慣,「人無信不立」,在工作職場上更是如此,小到與人有約要守時,大至生意上幾千萬、幾億之金錢交易,都要信守 承諾,不講信用的人不僅讓人看不起,更無法立足於社會之中。所以在信義房屋,要求大小集會都要守時,因為守時就是守信的具體表現,集會遲到就罰站,遲到幾分鐘就站幾分鐘,從董事長到一般同仁都一樣。 02.沒有好奇心=====ING安泰人壽總經理陳丕耀: 在工作上,不是你有speed(速度)或是服從目標,就能夠讓你在未來發展有滿意的空間,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思維。例如,以前工作時常常接到客戶的抱怨,我在思考解決問題時,不是光想如何安撫解決它,而是去check它所有的舊檔案,看看客戶說的問題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的延續,重新思考重點,而不是按老方法做事,讓自己在處理這件事情時能展現更高的附加價值。你要做到這樣,就要有「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會讓你去想更多,且想要做更多。如果年輕時沒有就養成這種態度,以後要改就不容易。 03.自負=====大宇資訊總經理李永進: 現在產業競爭的環境愈來愈激烈,愈來愈需要團隊合作。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最討厭的就是有人特別自負,沒什麼本事卻十分自以為是,這種人不僅聽不下去別人的意見,也會阻礙團隊合作的順利進行。

轉個念頭,一切都會大不同! ———————————— 我經常 聽見熟識的朋友在電話裡抱怨,或是在偶而的聚餐場合裡唉聲嘆氣 ,盡是推說,職場生活讓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品質,或是根本沒有空隙去思考自己的存在意義,總是日復一日,這一個月領完薪水之後,期待下一個三十天之後新台幣再次落袋,一年過了再repeat 一 次,不知不覺,頭禿了,小腹大了,當時意氣風發想要如何大幹一場的豪 情,全部不見了。 有一次,我就拉著 「病入膏肓」的昔日同事,硬是要他請一天休假,帶他搭捷運去了一趟淡水,坐在波光粼粼的河堤上吃著烤玉米;回程去了迪化街採購滿滿一個背包的中藥材,又是固肝、又是養生的;然後跑到剛開幕的「台北之家」,在下班的尖峰時刻裡,坐在庭院的露天咖啡座,望著路上倉促奔波的城市人,我們各自拿著剛買的書,各自在桌邊的角落裡讀了起來,然後他突然抬頭,很是得意的說,沒想到這麼近的距離,也可以這般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