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 iPhone? 舊金山的蘋果新產品發表會上,只出現了六代的iPod、二代的Nano和Shuffle和新版的iTunes。讓人小失望的是居然沒有二代 Mac Book, Mac Pro的影子。 不過Jobs老大倒是預告了 iTV,會像是個無線的數位機上盒,透過無線存取Mac裡的影片在電視上播放,變成家庭的多媒體中心。 蓋茲先生一心想走入家庭的娛樂中心-客廳,Xbox算是小成功了。但是Viiv平台的電腦好像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隨著數位電視的發展,客廳這塊大市場變成兵家必爭之地。連Apple也進來搶生意了,從之前的iPOD能夠在隔天就能下載最近的電視影集看來,Jobs老大真是老謀深算,一路佈局而來。看來蓋茲先生的威脅越來越大囉~ 至於iPhone,大家都期待著它的出現。Apple已經擁有數項關於手機的專利,據說也和幾個電信業者,電子代工廠接洽過了,這樣看來iPhone應該是不遠了,只是iPhone是否會和iPod一樣是個簡單易用,功能陽春的手機,還是會結合iPod,也提供多媒體功能,或是更進一部的有3G or 3.5G,可以直接連線下載音樂和影片? 我想這就要問問Jobs老大了! It’s Showtime Apple舊金山新產品發表會 相關文章: 蘋果要整合TV與電腦? Showtime落幕,iPhone沒響 蘋果iPhone手機 呼之欲出
Author: kenlin306
最近因為新工作在南崁,所以搬回桃園家裡,也沒什麼機會回台北逛逛。很懷念乾淨明亮又舒服的信義誠品,也懷念方便又快速的台北捷運,更懷念台北街頭的人來人往。也一陣子沒跟班底們混了,感覺好像隱居了。 這禮拜六班底們又想出個理由辦趴,一是班底老闆飛耳Phil和女公關安提亞Anteia慶生,順便連Anteia的入厝一起辦了,地點就在Anteia的新厝。 因為剛好另外還有一攤聚餐,跟Anteia討論要怎麼約,正在傷腦筋要怎麼去的時候,她說你再不出現的話就真的隱居啦,這時候一個念頭閃過,就回她說 “就當作我在NY吧!”。 是啊! 就當作我在New York City吧!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在New York City街頭閒晃著,享受的NYC的空氣,NYC的悠閒,和NYC的人來人往。還記得從New Jersey往Manhattan的計程車上,感覺還有點麻木,一直到看到Manhattan的大樓群們,突然有個感動,我到New York City了!!!
yes, Olympus Fashion Week!!! 去年的現在,我還被擋在Bryant Park 的白色大帳篷外面,沒想到一年就這麼過了。 Project Runway 的設計師們爭的你死我活的就是為了要在Fashion Week露臉,能在這時候露臉的設計師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咖。不過這次的設計師是台灣還沒播的第三季喔,看了就知道第三季誰贏囉~ Project Runway at Olympus Fashion Week
911不知不覺的已經5年了,WTC的舊址Ground Zero,也已經展開重建的工程。 一些國際新聞媒體也都推出相關的紀念節目和網站,CBS還有一段影片在電視網被禁播,最後決定在網路上播放。ABC電視台也推出倍受爭議的”The Path to 9/11″。 CBS – 911 Memorial CNN – 9/11: Five Years Later ABC – The Path to 9/11 New York Times – The Hole in the City’s Heart
最近一直在搬家。自己搬家,也幫朋友搬家。 搬家是一個過程冗長且痛苦的事情,一開始要先整理現在住的地方,把東西打包、裝箱,順便做一次資源回收。這時候就覺得很後悔,為什麼要買這麼多東西? 到底是要這麼多東西做什麼啊? 每到一個國家愛不釋手帶回來的紀念品,現在都面臨資源回收的命運。這是不是算是一種佔有慾? 硬是把它遠渡重洋的帶回來,放在身邊後又覺得礙事。 除了過鹽水的紀念品外,還有很多莫名奇妙的小東西,一大堆裝飾品,擺飾,俗稱藝品的東西,還有有紀念價值的瓶瓶罐罐,像2004海洋音樂祭發行的台啤鋁罐,可口可樂某一活動發行的紀念罐。我的媽啊,這些東西到底是在紀念什麼??? 廠商的強力行銷下,莫名的也跟著被洗了腦,這可能也是我喜歡行銷的一個原因吧。 再來就是書了,各種雜誌、書籍、英文書堆的滿坑滿谷,每次逛誠品總是忍不住帶個一兩本回來,太多想買的時候就回家上博客來,最近都不大敢逛博客來,在網路上買書,沒什麼感覺,沒有太重抱不回家的問題,結帳時線上刷卡更沒什麼感覺,一直要到一箱箱書送來的時候才終於有了感覺,有了一點後悔的感覺。 最後一大宗就是DVD了,平常就喜歡買DVD電影演唱會,因為DVD要抓很久…所以都用買的。有次去上海的時候不小心發現大陸的原版DVD這樣的便宜,比盜版貴不了多少。於是乎… 一個行李箱幾乎都是DVD吧,到現在還有超過一半沒開封。這真是莫名的佔有慾。 忘了還有衣服… 不知道怎麼搞的,衣服裝滿了兩個衣櫃,其實真的有在穿的,還是那幾件吧。 整理房間,也整理了自己的心情。回到熟悉的環境,開始新的工作。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似乎是該定下來了吧。
紐約有很多一百層的摩天大樓,巴黎的房子都是三百年的古蹟。 紐約不斷創新,巴黎永遠有懷舊的氣息。巴黎人在咖啡廳聊天,紐約人在咖啡廳用電腦。 紐約有人潮,巴黎有味道。紐約有鈔票,巴黎有蛋糕。 我在趕些什麼?我耗盡青春用盡全力,拼命追求身外之物,結果我真的比別人有錢、有名嗎?更重要的,我真的因此而快樂嗎?遠方有廣闊的地平線,為何我還在原地搖過時的呼拉圈? 紐約和巴黎,代表了我人生的兩個面向。紐約是白天,巴黎是黑夜。紐約是前半生,巴黎是下半場。
根據紐約市審計長的公佈,紐約市房屋局(NYCHA, New York City Housing Authority)所轄的單位有2100套公寓被空置了平均3年以上,而在公寓申請名冊上有14萬人在排隊。 紐約市房屋局提供中低收入的居民安心又負擔的起的房屋,主要的經濟來源是長期持有的房屋股票。紐約房屋局是北美最大的公寓擁有者,屬下有179,315套單位,2,691棟大樓,414,000名房客。
看著那一疊厚厚的名片,真的是該動手整理,認真起來一張張的keyin、分類,順便把outlook、PDA、手機和MSN裡的聯絡人整理整理。不過工程浩大,還得繼續努力。 人家說名片管理也就是人脈管理,行銷實務班結訓後,跟著同學參加了不少演講,讀書會,自己也去聽了些誠品的講座。因此認識了不少各行各業優秀的人,回家後名片就像疊疊樂一樣越來越高,真的是該整理整理。現在的社會都走向數位化,我們個人也要跟著數位化,才不會跟不上。 從桌上電腦、筆記型電腦、PDA、手機、數位相機、個人網站、部落格Blog、網路相簿、交友社群網站、個人資訊管理網站(PIM)等等。一個人從小到大的各種資訊,依不同的需求及功能,全部都可以轉成數位化儲存在上列的各種媒體中。透過數位化確實帶給我們不少便利性,但也要小心變成資訊的氾濫。
三更半夜的心血來潮想換個版頭照片,開始翻去年在紐約拍的照片。9G的照片又開始溫習一次,看來看去還是布魯克林橋上拍的最適合。這是 24 Sep, 2005在紐約的布魯克林橋上拍的,左邊那18c是攝氏18度,還有華氏和時間輪流替換著。中間最高的是帝國大廈(應該沒錯吧…有點失憶…),中間下面那個亮亮的屋頂應該是Sounth Street Seaport,右邊的就是布魯克林橋,不過靠橋邊比較亮的那棟樓就不知道是那個囉。 BTW, 順便介紹個網站,ONE DAY IN NEW YORK – VIRTUAL TOUR。顧名思義,就是紐約一日遊,豐富的照片,就好像帶著你遊走在紐約的大街小巷裡,可以稍稍的望梅止渴一下。
那天跟朋友去看了賴聲川的”費加洛的婚禮”,上網找了一下資料,才發現這可神奇了。 “費加洛的婚禮“,是莫扎特改編自法國劇作家博馬舍(Beaumarchais)舞台劇的歌劇,大概的內容是費加洛是個伯爵的僕人,沒想到伯爵卻喜歡上費加洛的新娘,費加洛要如何來對付這花心的伯爵,並協助伯爵夫人贏回伯爵的心。莫札特的音樂貫穿全劇,自布拉格的首演至今兩百多年仍歷久不衰。 而天才的賴聲川呢,把它的故事背景給搬到中國清代末年,一樣的封建特權時代,只不過穿著唐裝的費加洛開口唱出義大利文,還真是有點突兀,我想這真是需要創意! 後來在誠品閒逛的時候,發現了”賴聲川的創意學“這本書,忍不住好奇的拿起來翻翻就把它帶回家了。 在書裡他主張創意是可以學習的,應該是發在於內的,在生活中發現創意,還進一步提出了”創意金字塔”,我們的創意運作就像是座金字塔,金字塔的底部是創意的泉源,金字塔的一邊是生活,一邊是藝術。在”生活”中學習”智慧”,由”藝術”中學習”方法”,互相合為一體,在金字塔的頂端成為作品。 聽起來很玄,又好像有那麼點道理。有興趣的人到書店去翻翻書吧~ 賴聲川的創意學-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