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一本書,看了很久都沒看完. 書很多,真的是看不完,大多像字典一樣,需要的時候才去翻它. 一不小心的明年就30而立了,而這33件事啊,都是很實際而不是畫大餅的,不知道我列出來的話有沒有侵犯著作權,我就先舉幾個,其他的到書店去看吧! 1.建立個人風格- 讓別人很容易的就想到你. 2.簡約生活- 了無牽掛,不要買些哩哩扣扣的東西. 3.Keep fit- 保持身材啊. 4.豐富自身內涵- 自己是最大的投資囉 5.搞定外語- 這樣才能見識廣點啊 6.背個包包去走走- 讀萬券書,不如行萬里路 7.培養興趣- 人老了,興趣就很重要了 8.交幾個知心朋友- 所以有一堆班底囉 9.保持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 10.人生的目標清單- ………
Author: kenbucha
經過東區泡沫紅茶店的籌備會和汐止倉庫的大掃除! 班底的倉庫趴總算成形囉~ 請回覆本篇報名參加唷!!! PS. 原則上是只限班底和班底朋友參加! (妹妹就例外囉~) “班底 (Bandi) 的由來”
一個禮拜內逛了這三個城市,給我的感覺是: 上海-感覺蓄勢待發,蠢蠢欲動 香港-節奏快速,努力的保住地位 台北-還在沉睡中,不知哪天才會醒 我想,要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最基本的就是能夠讓來是世界各地的人快速的了解,融入這個城市吧,譬如說一些基本的路標,資訊,地圖等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過的一些城市如,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汶萊的斯里巴卡旺,上海,香港,日本的筑城,東京,紐西蘭的威靈頓等等,在市區都可以看到一個豎立在地上的牌子,這牌子上通常有這小區域內的詳細地圖,街道名稱,附近的景點和公共設施等等. 讓旅行的遊客能夠隨時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做的更好的是像墨西哥的Oaxaca,它的市中心是個古蹟保留的觀光區.在那區域內的商店,餐廳裡都能夠拿到一份該地區的街道圖,還有詳列著名的景點,飯店餐廳等等,這樣不是簡單,又很好的行銷策略嗎? 但是在台北卻沒有,只有在捷運站裡有些捷運地圖. 這樣最基本的條件都缺乏,要怎麼能有國際競爭力? 不知道為什麼,替台北惋惜了起來,可能這畢竟算是我的城市吧.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New Yorkers喜歡叫它Mets. 回台北前去趕了兩場,Carmen和Manon. Mets的opera是非常不同於百老匯的音樂劇(musical) 服裝,場景等等都非常講究,動員的演員數量也非常驚人. 多的時候有6~70位演員在舞台上,有一旁看報紙,喝下午茶的,有在街邊聊天八卦的,也有賣東西的小販和討價還價的顧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演出,毫不馬虎. 雖然是聽不懂的西班牙文,不過Mets也體貼的在每個座位前準備了個英文提詞的小螢幕,不過相對於舞台上的演出,內容似乎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有一點要提醒的是, Mets的演出時間都很長,大都是三個小時以上再加中場休息,八點開始的劇,通常都快12點才散場. 所以前一天晚上得睡個飽,養足了精神,千萬別在裡面夢周公啊! Mets有提供學生票優惠,非常的優惠喔,平日$25,假日$35.要本人帶證件到售票處(box offcie)購買. 而且學生票的座位非常的好,Carmen是坐在二樓parterre的包廂(Box 6), Manon的座位是在Q排,Orchestra裡!
這禮拜六要去上海囉,台胞證和機票都收到了,回程到香港的hostel也訂了. 近幾年老是聽到有人到大陸去發展,一直對大陸沒什麼興趣的我不禁也有點好奇.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和爭議,是不是像以前的中國傳統觀念一樣,有丁就有財呢? 忘了在哪聽過的一句話說, “北京是中國人的北京,但是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上海在短短時間內就成為一個高度發展的國際都市,我想應該有它特別的地方才對吧! 趁著去探望Celia姐姐的機會,去看看蓬勃發展的大陸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吸引著台商,台勞們前仆後繼的湧進.
今年的Halloween party 搞的有模有樣囉,做了貼紙,海報,一共有14個人共襄盛舉~ 滿桌子的食物,兩個大pizza,Costco雞腿、鮭魚捲,Friday辣雞翅,松青超市前的燒烤,好吃的牛角麵包,洋芋片拼盤,兩瓶多的Vodka,一瓶麥卡倫,一瓶梅酒,一瓶紅酒,可怕的酒店遊戲,”六個杯子”和殺手遊戲, 滿屋子的蠟燭,蜘蛛網,南瓜彩帶,和小南瓜裝飾,還有Anteia的紅帽蜘蛛女巫裝,Parson沒創意的衛生紙木乃伊,我的驚聲尖笑流血面具,Celia和Arlica的紅角小惡魔,Jenny的可愛乳牛角,小米的蝙蝠裝,Phil館長和大寶的毛怪,Diane的無名腿,子宜的小天使,沛沛的沒裝扮,雅惠的兔耳朵,和今晚最佳勇氣獎,張先生全套蜘蛛人坐計程車~ 今晚, 我們這群班底,為汐止別館(Xidin House)做了完美的ending,期待著未來的”八堵別館”, 還計畫著由Phil館長發起,每人集資50萬,為未來的”Bandi Bar”鋪路. 不過當晚居然忘了請Phil館長發表個感言!!! 後補在msn space囉 Phil 館長 – MSN space Diane MSN Space 相簿 遠在New York的 Jessica 相簿 Halloween Parade in Greenwich Village
耳事: 汐止別館 時間: 12 AM, Oct.26, 2005 MSN跳出一個連結,點了進去後赫然發現汐止別館即將走入歷史了!!! 由於經濟長期的不景氣,汐止別館的屋主要脫手換現了! 汐止別館從2004年的聖誕節開張至今,已舉辦過大大小小的聚會,堪稱難得的聚會場所! 2005的萬聖節轟趴就是大家歡送汐止別館的最後機會了! (除非飛耳館長要買下來成為永久場地啦) 就請大家告訴大家,樓上招樓下,隔壁招厝邊,一起來共襄盛舉吧~ ———————————————– 2005 萬聖節轟趴暨告別汐止別館 時間:Oct.29, PM:7 地點:小黃家(Phil, 汐止別館) 參加辦法: 到簽到簿留言 費用: 虔誠的心和一道萬聖節菜餚 Oct. 29 萬聖節轟趴-簽到簿 http://newyork.idv.tw/blogs/2005/10/oct-29.html ———————————————– 目前簽到的有~ Phil館長 Anteia Ken + Celia 小米, aka J小姐 (Jenny) 子宜 (x2 ?) Arlica (x2 ?) LPL(沛沛學長), aka 五十幾年次熟男 ——————————————– 補上一張毛怪~ (就是phil館長囉)
2005 萬聖節轟趴 時間:Oct. 29 PM 7 地點:小黃家(Phil, 汐止別館) 提案: 1.每人一道菜,要應景的 2.每人帶一部電影,屆時投票表決 為統計人數方便作業,請大家配合~ 1.請簽到報名, 2.留下你要帶的菜餚 如有不足請回覆補充, thanks~
26 Sept, 2005 今天晚上在Carnegie Hall有場Keith Jarrett的piano solo,票呢Jessica在兩個禮拜前就已經訂好了. 他在台灣似乎比較沒有那麼有名,不過美國可算是重量級的爵士鋼琴樂手,這是他近十年來在美國的的第一次piano solo,而且只有這麼一場,整場塞的滿滿的. 有名的Carnegie Hall,坐在裡面還真的蠻感動的. 它比一般的音樂劇的場地大,而且很高,大概六七層樓有吧,我們的位置在最高的一層,$45的票只能遠遠的看到鋼琴大概只有巴掌大,完全的看不清楚他的表情,不過場地的設計很好,雖然在最高的地方,都可以清楚的聽到鋼琴和他無意義的呻吟聲. Keith這傢伙今年五月才剛過60歲生日,但是他彈起琴來,會很投入的站起來全身跟著動,還會發出呻吟聲,或也可以稱作嘶吼聲! 是個很有趣的老傢伙,整場solo的表演都是隨性談的,真是令人佩服他的功力,感覺就像是在家裡練習一樣,對他來說根本就是很輕鬆,很隨性的. 原本預計約兩個小時的表演,安可在安可,聽眾沒有人捨得離開,就這樣安可了五次! 不可思議吧! 他就這樣來來回回的走來走去,剛走進去又被掌聲給請出來,搞了五次以後終於燈亮了,聽眾們再不甘願也是得走了.
還是來記一下今天的流水帳… 睡到一點才起床,看看雜誌找找今天的活動,兩點多才出門. 排好的行程是先到7 ave.的Guardian Angels Fair,一樣是個street fair,接著是在Little Italy, 78th Feast of San Gennaro, 還是像個street fair. 接著穿過China Town到Brooklyn Bridge,散步過橋到Brooklyn做G train回Queens, 看起來挺不錯的吧! street fair裡有賣100% cashmere的圍巾,而且還挺便宜的,想想回台灣大概是冬天了,帶回去當禮物挺不錯的,不小心又買了不少. street fair其實都大同小異,逛的有點膩,剛好逛到之前住的Time Square Hostel附近,過去拜訪一下,順便買了個chicken的”GRYO”帶過去當我的晚餐. GRYO是像墨西哥Taco餅的東西,裡面塞了雞肉或牛肉,蔬菜,洋蔥等等,捲起來用鋁箔紙包著,味道很不錯,一個就可以當一餐了. 五點半從hostel出發到little Italy, Feast主要是在Mulberry St.上,它不是條很大的路,只是個street,又塞滿了很多很多人,幾乎是動彈不得,只能一步步的跟著人群移動. 這個feast比較不一樣的是有很多的遊戲攤位,射飛鏢,丟球的,奇奇怪怪的,還有一個是有個小丑坐在一塊版子上,下面是一池水,旁邊有兩個靶,只要把球投進靶裡,小丑就會掉到水裡.這個攤位吸引了很多人,果然人性是幸災樂禍的. 塞的有點受不了,時間也差不多了,趕快繞到隔壁街,穿過China Town,往Brooklyn Bridge出發. 到了橋下,不知道要怎麼走上橋去,研究了半天,乾脆去問警察.原來是要繞到橋頭,從頭開始走起. 不到七點到了橋頭,果然是有一大堆人要走過橋,通道分成了兩邊,靠右是行人走的,靠左邊是腳踏車通行用的. 這時候大家還挺守規矩的,行人這邊塞的滿滿的,腳踏車到那邊空空的也沒有人會跨過中線, Brooklyn Bridge完成於1883年,是世界第一座的懸吊橋,整座橋是用無數的鋼索交互撐起來的,在100多年前居然就有這樣的建築設計,真的是不可思議. 走在步道上可以回頭瞭望曼哈頓大樓群們,來的時間剛好,天漸漸暗了,建築物裡的燈光陸陸續續的亮了起來. 在橋中間稍停了一會,等天空完全的暗了下來, south street seaport 的pier17的燈也都亮了起來,難怪有人說紐約最棒的夜景不在帝國大廈頂樓,而是從布魯克林對望著曼哈頓. 不過這次沒到橋下看曼哈頓的夜景. 我想,就留到下次吧,留到下一次回到紐約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