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認同感

最近一直在想城市認同感的問題,從小在桃園住到高中畢業,大學研究所在基隆住了6年,工作後在台北也住了5年,11年來幾乎都是在台北打混。現在因為工作搬回了桃園,最喜歡的城市是New York City,目前最想去的城市是伊斯坦堡。

住大城市的居民總是會有種莫名的優越感,像是住New York City的人,會說自己是New Yorker而不是American。學生時代雖然住基隆,但幾乎天天都往台北跑,在台北也算待了10年左右。搬回桃園時,居然好像隱約的有種愚蠢的台北優越感。感覺桃園就像個鄉下地方,”回”台北感覺像進城,不自覺的會比較台北的好,和桃園的資訊落後與文化貧乏。

回來住了兩個多月,慢慢的也習慣了桃園的步調。街上罕見的行人,百貨公司裡稀稀落落的顧客,到處可見的賓賓與泰泰,每天開半小時車到公司,在車上就吃完了早餐,開始忙碌充實的一天。下了班以後也沒什麼地方去,通常就直接回家,開了電腦繼續工作。

沒有了信義誠品、也沒有Carnegie’s之夜,取代的是台茂裡的金石堂和偶爾到游泳池運運動。生活似乎變的簡單、安定、健康又充實。人跟著變胖了,臉都變圓了,牛仔褲也變緊了。其實還蠻喜歡桃園的生活,雖然曾經掙扎的是否要離開台北,其實離開繁忙的大城市,回歸鄉村的生活也是不賴。

Registration complete !

Show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Check your e-mail for the confirmation link.

Close